得極是,要不是中原老百姓心向朝廷,給我們提供無私的幫助,我們的難度會很大,也不可能打得這麼順。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雋非常感慨地道:“前輩先賢早有誨言傳世,而蒙古人竟然不顧,倒行逆施,屠戮百姓,要老百姓不反他們都難。 ”
這可是實話,自從成吉思汗征戰以來,蒙古人走到哪裡就殺到哪裡,他們所過之處必然是一片廢墟,難有活著的生物,造成了歷史浩劫。 在暴行面前,老百姓要不反抗他們就不在情理之中了。
廖勝功很是感慨道:“不知道有多少中原百姓無辜送掉性命!”
自從宋室南遷之後,中原之地就再無朝廷,老百姓淪於異族之手,任由異族奴役,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死於道旁,他們聽說地慘事不在少數,當此形勢大好之時,不得不感慨萬千。
“那我們就用鐵和血為百姓討還公道!”李雋地右手指關節重重敲在桌子上。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六章 東線圍殲戰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六章 東線圍殲戰
郭侃半躺半臥睡在一張軟榻上,給兩個太監抬了進來。 郭侃雙手按住軟榻,就要撐起身子,忽必烈大手一伸,按在他肩上,道:“忠和,免了。 ”郭侃喉頭髮出咕咕的聲音,忽必烈點點頭,意示明白他是在向自己請罪。
忽必烈扶著郭侃靠在軟榻上,道:“朕把忠和請來,是想和忠和商量一下。 忠和,朕以為,就目前形勢來說,東線最為危急,不過那裡有貼木兒、巴布林,還有三弟趕去,應該不會出什麼大的事情。 西線,有阿術和張弘範,雖是不利,亦能支撐。 最讓朕擔心的是南線,南線南朝有數十萬大軍,朕估計,南朝必然會趁三弟大軍真正發揮作用之前下手,忠和,你以為派誰去合適?”
想了一下,郭侃在紙上寫道:“臣願往。 ”
郭侃現在殘疾得成了廢物,但是他的頭腦沒壞,才情仍在,要是把他派往南線是最好,忽必烈搖頭道:“忠和,你身體欠佳,不宜過渡操勞,就不用去了。 ”
搖搖頭,郭侃在紙上寫道:“皇上,臣去為宜。 ”
就目前來說,忽必烈身邊並非沒有獨擋一面的人,比如貼木兒,巴布林都是不錯的人才,可是他們已經陷在東線,除了郭侃外還真找不出來一個人來,對於這點忽必烈也是明白,沉吟了一陣,道:“忠和如此忠心王事,朕心甚慰。 只是,太也勞累忠和了。 ”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郭侃提筆在紙上寫下諸葛亮的名言,意思是說他會盡忠到底。
對於這點,忽必烈並不懷疑,道:“忠和是朕地大忠臣,朕信得過。 忠和,現在的情勢,對於朝廷來說有利。 也有不利。 不利的是,要是南朝在短期內動手。 三弟的軍隊還沒有發揮出作用,問題就麻煩了。 有利的是,朝廷在得到三弟的援軍之後,實力大增,只要三弟的軍隊發揮作用,這勝局就定了。 忠和,在先前朝廷處於不利境地。 你們這些漢臣就沒有想過投靠南朝嗎?”
郭侃提筆在紙上寫道:“臣不敢。 ”
郭侃忠臣,沒有這種大逆不道地想法,忽必烈信得過,點頭道:“忠和,你給朕說實話,你們這些漢臣有沒有希望南朝取勝?”
點點頭,郭侃在紙上寫道:“臣也是漢人,漢人的朝廷北伐。 光復中原臣心中所願!”
看了郭侃寫地字,忽必烈並沒有說話,而是沉默良久,嘆道:“忠和,從你祖父追隨太祖起,你們郭家已經三代在朝廷為官。 你們的漢人情結就這麼難以斬斷?”
“謝皇上隆恩眷顧郭家三代,臣無限感激!臣畢竟是漢人,這是臣的根,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臣的祖父是漢人,臣的父親是漢人,臣也是漢人,臣的後人還是漢人!”郭侃輕嘆一聲,在紙上如是寫道。
這話要是換個人。 必然會暴跳如雷。 忽必烈卻只是微微一笑,很是讚許道:“不忘根本的臣子才是真正地忠臣!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 良臣擇主而侍,現在的南朝皇帝是一個大有為之君,正是你們漢人期待了百年才出的一代明君,你就沒有想過投靠過去嗎?以忠和之才,要是回到南朝,必然是高官厚祿,還會有一個美好的名聲,你為什麼不做呢?”
郭侃緩緩搖頭,在紙上寫道:“南朝招臣數次,都給臣拒絕。 ”
這也是事實,忽必烈知道,問道:“忠和為什麼拒絕你們漢人朝廷的招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