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對付臣屬們無非是兩手,一手是威,一手是恩,威用過了,該是安撫一下,讓他們定定心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察必皇后雖是女流,於此道也不外行,掃視了他們一眼,道:“你們都看見了,不聽從皇上旨意,必誅!只要你們聽從皇上的旨意,用心辦事,朝廷不會虧待你們。 你們好好辦事,我賞你們黃金十兩,傑出者可受上賞!”頓了頓,問道:“都聽見了吧?”
在她如此手段面前,誰還敢說個不字,齊聲大吼道:“遵懿旨。 ”
“皇上,臣妾治理後宮不嚴,致有此事,請皇上降罪。 ”察必皇后向忽必烈跪倒請罪。
忽必烈扶起道:“皇后請起,這不是皇后的錯,錯就錯在朕對燕姬太過放縱。 ”如此當眾自承對燕姬太地放縱,雖然面子話的成份居多,作為一個君王,也是難得了,和罪己詔沒什麼兩樣。
就在這時,轟隆一聲巨響傳來,城門口灰塵迷漫,泥沙飛揚。 城牆終於抵擋不住炸藥包無休無止的轟炸,給炸塌了。
吊橋失去了支撐,重重摔下來,砸在地上,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
這巨響,對於忽必烈來說,是最為可怕地事情,他最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城門洞開,吊橋摔下,後面的的事情不用想都知道,任誰在這種危急關頭都會震恐。
趙僉聽在耳裡,比天音仙樂還要好聽,尖叫一聲,跟著就是大吼一聲道:“活捉忽必烈!大宋朝萬歲!”一拍馬背,率先衝了出去。 玄甲騎兵跟在他後面,象潮水一樣衝了進去。
在趙僉的想象中皇城裡肯定是人心慌慌,那些一心逃命的宮人,雜役,太監,妃子,還有士卒好象驚慌的兔子一樣,四下裡奔走。 然而,出乎趙僉意料的是,皇城裡的情景與他想象的差得太遠,他看見地一幕讓他終生難忘,許多年以後他還清楚地記得這一幕:皇城裡地所有人都是戎裝在身,手握利器,凝神待敵,沒有慌亂,沒有驚恐,更沒有人驚奔逃躥。 就是那些女人也拿起了武器,鳳目瞪得老大,注視著他們,好象他們是她們的獵物似地。
趙僉根本就不知道皇城裡發生的事情,也沒有時間去想,吶喊著衝了過去。 迎接他的卻是密如雨點般的箭矢,嗖嗖的破空之聲格外響亮。
XXXXXXXXXXXXXXXXX
夕陽如血,殘照下的皇城一片血紅。
城門口湧動著一股赤紅色的泉水,淙淙的水聲中注入了護城河,護城河上漂浮著一層厚厚的紅色液體!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
“快跑,南朝人來了。 快點去逃命吧!”蒙古散兵在大都街頭奔走,驚慌失措,完全沒有了他們先輩在成吉思汗時代橫掃世界的英風豪氣,惶惶然如一喪家之犬,雙腿邁得飛快,恨不得一步跨到大草原上去躲起來。
駐守大都的蒙古軍隊不是五衛禁軍就是怯薛兵團,這兩支軍都是蒙古軍隊最為精銳的部隊,有總預備隊之稱,如此表現實在是出人意料,讓人不得不想起一句老話“兵敗如山敗”,無論多麼優秀的軍隊,吃了敗仗後和最差勁的軍隊沒什麼兩樣。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因為蒙古軍隊遭到宋軍突如其來的打擊,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被打懵了。 趙良淳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將領,他知道深入大都的風險有多大,是以他要求各部的動作一定要快,一定要猛,一定要打得蒙古人回不過神來。 同時,他深知虛實之道,派出小股部隊在大都街上奔走,豎起大旗幟,大搞宣傳,給蒙古人造成一種南宋大軍壓境的假象。
蒙古軍隊本來就給打得不辨東西南北,再給假象一迷惑,哪裡還分得清真相,誤以為南宋派來的軍隊不下數十萬之眾,要是他們不逃快點的話,就會成為宋軍的刀下鬼,這些士卒還有不驚惶逃命的道理。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蒙古軍隊的不少將領、軍官給趙良淳他們或抓或殺,這都怪忽必烈。 遲不遲,早不早地下旨集結軍隊,這些將領軍官聚在一起正在商議,就遭到宋軍的打擊,要抓他們,殺他們簡直是太容易了。
將領和軍官是一支軍隊正常運轉地中樞神經,沒有了將領和軍官。 這些士卒還有不成為沒頭蒼蠅的道理?拱衛大都的數十萬軍隊自然而然地亂成了一鍋粥,軍中無將。 有將則無軍官,有了軍官又無將,不能上下聯絡,不能把這些部隊迅速組織起來,數十萬大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一盤散沙。
一群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