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到了最低。因為早有所準備,國內各重要城市已經提前集中起大量兵力,派駐各方的重臣雷霆出擊,皆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平定,遏制了發展和擴散的勢頭。
二一四年正月。襄陽的王旭接連得到各方傳報,皆言已經掃清地方的亂局。
可楚國高層的文武和王旭心中都明白,改朝換代的影響不會這麼快就結束,魏、吳聯軍將在三月伐楚,那麼現在的平靜,必將是最後猛烈一擊前的短暫安寧,那些暗中反對的人是在等待時機。
偌大一個楚國的崛起過程中,有太多反對的聲音,有太多累積的矛盾,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在魏、吳兩國借勢挑撥下,終於迎來一次徹底的爆發。它不可能就這麼簡簡單單的結束。
因此,王旭和楚國的高層們都明白,只有魏、吳聯軍興兵討伐之時,所有的一切才會全面引爆。
魏、吳兩國所有的造勢,也不過是為這場戰爭增添籌碼,楚國內部越亂,那麼他們打起來才會越容易!這時的局勢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畢竟如今的楚國是最強大的勢力。
二月,魏國集結兵力多達五十萬,一路十五萬人,由大將軍夏侯惇為帥,賈詡為監軍,兵進河西。
一路十五萬人,由左驃騎將軍曹仁為帥,戲志才為監軍,兵進弘農函谷關。
一路二十萬人由曹操親自統帥,彙集司馬懿、程昱、夏侯淵、滿寵、郝昭、夏侯霸、曹洪、曹休、郭淮、陳泰、曹真等名臣良將無數,殺奔南陽。
吳國大軍三十五萬,一路進軍豫章,一路出汝南,與曹操共擊南陽,直殺楚國核心之地!
此戰可謂是漢末以來,最驚天動地的一場決戰,魏、吳兩國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備力量,所有可以調動的主力都投入其中,意圖藉助楚國如今最不安穩的時候,藉助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一舉功成!
即便早有心理準備,可這場戰爭的規模還是讓王旭有些驚心,主力八個軍團、羽林軍、御林軍、鐵騎軍團中,只有魏延的白虎軍團仍舊停駐涼州,其它各軍團盡皆分守各方,馬超率領的西方軍團也火速調至南陽。至於沒有承擔穩定內部責任的邊軍更是最先進行集中,早早就陷入戰備狀態。
二月十六,這場規模驚人的戰爭在長江上拉開帷幕。
鎮東將軍陸遜率海雲軍團主動出擊,意欲藉助水軍的優勢搶先威脅吳國,遏制其南北聯絡,控制其軍事動向。
吳國方面對此早有準備,雖然其水軍全面處於劣勢,可為了防備陸遜,卻是由大將軍周瑜親自率領水軍全力周旋。在這兩個絕代英才的交鋒中,陸遜因為楚國水軍的戰力優勢,始終佔據著絕對的上風,可卻無法達成戰略目標。
周瑜知道無法與其對抗,將戰場選在了廣闊的彭澤湖中,以精確的指揮和預判,始終避免主力正面對戰,以小規模的牽制和遊鬥為主,死死牽制住陸遜的海雲軍團,而廣闊的彭澤湖給他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可以說,在水戰上,周瑜選擇了一個字——拖!
早前,陸遜最擔心的就是吳國用這樣的辦法,沒想到還真就撞上。以周瑜的能力,一時半會兒任誰也沒辦法瞬間敗敵,他只能持續鏖戰,藉助不斷的小勝利削弱對方力量,壓制對方的戰略空間和戰術餘地,從而積小成多,而這樣的局面也意味著他意圖迅速殲滅吳國水軍,從而控制吳國腹地的戰略計劃落空。
陸遜意識到這點後,一面繼續思考破敵策略,一面也派人報知襄陽,告知不要在水軍的部署上耗費太多無用心力。
王旭看過其詳細彙報,很快回復了十六個字——循序滅敵、不敗之地!寇掠邊地,釜底抽薪!
此後不到十日,戰爭全面爆發!
幷州、雍州、豫章三處並未交鋒,更多的是牽制和對峙,只有兵進南陽的魏、吳四十多萬聯軍發動了猛烈進擊。
楚國停駐南陽一帶的主力,包括青龍軍團、羽林軍、鐵騎軍團、西方軍團在內,無不面臨著極大壓力。
因為當前的形勢特殊,王旭自己必須坐鎮襄陽,掌控朝堂,所以南陽主戰場的指揮權,他便全部交託於諸葛亮,以孔明的穩重和謹慎,主持這種軍事防守再好不過,不易出差錯。
前線戰場打得如火如荼,在極短的時間內持續升溫,魏、吳聯軍中最為突出的司馬懿,因為有曹操、有魏國文武、還有吳國英傑傾力協作而沒有過多顧慮,在曹操首肯下傾力而為,將其詭詐的軍事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只是,或許真的是命運,諸葛亮似乎天生就剋制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