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奇觀,鄂倫春人和鄂溫克人一樣好客,賓友光臨,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臨別之際,還要饋贈自家的土特產。鄂倫春族待客純樸、誠懇,獵人馱肉歸來,不管相識與否,只要你說想要一點肉,主人立即把獵刀交給你,從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動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現在,鄂倫春人不知道如可對待如此之多的客人,而且,這些客人好像並沒有停留的意思。
好客的人總是有他的優點,因為他們沒有恐懼感,在他們的意識中,這些手中的武器是狩獵工具,而不是殺人的武器。當週虎臣得知當地的鄂倫春邀請自己做客時,他也明白了,鄂倫春人已經許久沒有經歷戰爭了,他們不知道戰爭的殘酷。
當然要接受邀請,周虎臣要把大明的偉大旗幟高高豎起,要讓鄂倫春同胞明白他們是大明的部屬。
邀請與做客無疑又是一次歡聚,鄂倫春人的慷慨與豪邁讓周虎臣記憶深刻,同時,他們的饋贈雖然對周虎臣微不足道,但那份真情讓你難忘。。。。。。
依照自己的風格,周虎臣再次留下了大量的禮物,同樣是處在落後時期的鄂倫春人自是感激不盡。熱烈的相聚結束,在鄂倫春同胞的依依不捨中,周虎臣的大軍再次起程。
過了這片鄂倫春人的領地,沿著大興安嶺東麓一直南下就是福餘衛(齊齊哈爾),而再南下三百里就是泰寧衛(興安盟),已經進入了科爾泌蒙古的領地。
。(未完待續。)
第360章 微笑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此時,已經是弘光三年的四月,草原和山嶺一片蒼翠。
在福餘衛的休整期,齊齊哈爾的後勤補給送了上來,大軍再次行動。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內蒙古竟然出奇的平靜,各部彙集在圍場附近的騎兵已經撤離,而各部落之間都也形成了一種默契,可以在圍場和漢人交易,但不允許漢人繼續深入內蒙古草原。
周虎臣就這樣進入了興安盟的地界,興安盟地處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帶,由西北向東南分為四個地貌型別,中山地帶、低山地帶、丘陵地帶和平原地帶。
斥候首先發現了蒙古騎兵,但這些蒙古騎兵並沒有進行攻擊,他們緩緩後撤,因為十餘萬軍隊太嚇人了,加上近三萬騎兵,對於興安盟的蒙古騎兵來說這是絕對不可抗拒的存在。何況,那身衣服讓他們異常忌憚。
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周虎臣的軍隊開始休整。
休整必不可少,因為糧食消耗的不少了。雖然沿路可以得到一些適當補充,但長期的行軍消耗是一種無奈,因為地形複雜,所有補給不可能用車運送,只能靠馬匹和人力。好在周虎臣的馬匹不少,士兵們對行軍很適應,沒有造成大量的傷病。儘管如此,有些士兵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而那些病傷員也需要調整,這裡的草原無疑很合適。
龐大的軍隊進入自然會被關注,興安盟的領地屬於喇木爾臺吉,這位科爾沁右翼前旗部落首領去過圍場,他自然認識明軍這身裝束。當週虎臣的軍隊剛剛休整到第二天,喇木爾臺吉派人來聯絡,他要求拜見周虎臣。
周虎臣等的就是這些蒙古部落首領,他自然要見一見喇木爾。
“歡迎大帥來我們的家中做客,也恭祝大帥的勝利,若大帥有意,本部願意每年進行朝貢。”
喇木爾四十餘歲,一副標準的蒙古人長相,闊面,一雙細長的眼睛。這位蒙古臺吉很有禮貌,對周虎臣恭敬有加。
喇木爾的領地很大,草原豐美,也不是貧瘠之地,既然敢來拜見周虎臣就不僅僅是膽量問題,也不是問詢周虎臣為什麼帶領大軍進入自己的領地,顯然是有他的目的。喇木爾很有眼光,既然能夠轉戰回來,周虎臣必定是大勝,大清國估計已經徹底完了,這位敢於馳騁在黑山白水之間,敢於進入草原作戰而無往不利的明軍大帥看來是要對付蒙古各部落了。為了防止殺戮,喇木爾果斷的做出了選擇,因為他知道明人向來吃這一套,只要你乖乖的順從,明人不但不會大動干戈,還會給你好處。
以前的內蒙古各部就是和明廷保持朝貢關係,向建州人朝貢和明庭朝貢都無所謂,關鍵是待遇問題。建州人是屬於大棒加蘿蔔,讓他們去見鬼吧!明廷可不一樣,蒙古各部朝貢絕對不會吃虧,這有史可鑑。喇木爾充滿期待,他顯然是希望周虎臣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覆。
當然,既然朝貢就要冊封才名言正順,這好像有些為時過早,重新嚮明廷朝貢的事情雖然是早晚的事情,但周虎臣不能做主,因此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