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銀行,但是不失為最重要的國家銀行之一,而梁士詒就是交通銀行的總理,就是相當於現在的行長。

他既是交通部長,也是交通銀行的總理,權財一把抓,所以以他為首組成的交通系,在民國初年實力非常強,算是國內幾大勢力之一了,他也是袁世凱稱帝的最堅定支持者,當然他畢竟不掌握軍隊,在袁世凱死後,直接被通緝,逃往香港避難,理由是支援袁世凱稱帝。

以現在梁士詒的地位,絕對是在袁世凱身邊最能說的上話的人,而且梁士詒此人有大才,要不然在通緝一年後,新北洋政府又請他回來擔任高官,最後做到國務總理一職。

郭宇一行三人沒有進入辦理業務的大廳,直接走向辦公區域:“先生,請問你們有什麼事情,這裡是交通銀行的辦公區域,如果要辦理業務,請到大廳。”三人走到辦公區域時,被一名身穿西服的辦事人員攔住。

“請通報一下樑士詒大人,就說郭宇來訪。”郭宇對著這名辦事人員說道。

這人看了看郭宇三人,這三人衣著整齊,西服領帶,並不是普通人,所以他點了一下頭,然後進去通報。

時間不大,那名辦事人員走了出來,臉露微笑,對著郭宇說道,“這位先生,梁大人有請,我帶您過去。”說著在前引路,郭宇吩咐陳有功和吳二柱在外等候,就跟著走進了梁士詒的辦公室。

不算寬大的辦公室,最顯眼的就是那一張寬大的辦公桌,可是上面確堆積著大量的文冊,梁士詒梳著分頭,留著八字鬍,身穿灰色西服,正坐在藤椅沙發上看這些文冊。

聽到開門的聲音,梁士詒抬起頭,看到郭宇時臉露笑容,站起來說道:“郭先生,好久不見,當初一別,已經一年有餘了,什麼時候回來的。”說著伸出手。

郭宇趕緊上前,與梁士詒握了握手,說道,“能再次見到梁大人真是榮幸,昨天剛到京城,今天就來見梁大人,還要多謝梁大人對華福會的照顧。”

“郭先生救民於水火,活百姓無數,華福會發展壯大,對全國百姓都有利,梁某身為政府官員,對郭先生這樣的善舉自然支援,這也是民眾之福國家之幸嗎,郭先生還要回美利堅嗎?”說著話梁士詒請郭宇坐下說話。

“郭某當初勵志,不得不遠渡重洋,到美利堅發展,實屬無奈之舉,如今小有成就,今次回到家鄉,自然希望能夠在家鄉發展。”

“好呀,華福會如今在國內也是人盡皆知的慈善組織,這兩年發展迅速,自然需要你的把控,以你之才,回來親自謀劃,自然能夠更上一層樓,只是如今國事艱難,政府財政緊張,去年南方黃河水澇,民眾受災人數眾多,還希望郭賢弟多多操勞了。”

聽得出來,梁士詒話中有話,財政艱難郭宇是知道的,不就是想要錢嗎,這個咱還真不怕。

第九十七章:金錢開路

ps:看書的兄弟們,請幫忙推薦、收藏。

去年黃河決口,淹了九個省份,受災幾千萬人,民國政府也積極組織救災,但是後世統計他們花了多少錢呢,每省不過劃撥了幾萬銀元,賑糧、賑衣、賑銀及工賑,分到每個受災百姓手中又有多少,而當時賑災的主力竟然是各地富商名流,這也說明,民國中央政府財政之困難和對地方政權的衰落。

主要是民國政府太窮了,1913年有名的善後大借款,民國政府向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提出借款,經過長時間的磋商,最後答應借款2500萬英鎊,借款還指定用途,扣除償還到期的庚子賠款和各種外債、遣散各省軍隊、抵充政府行政費外,但是最後到手的呢,僅餘760萬英鎊,而到期歸還本息竟高達6789萬英鎊。

借款要以中國鹽稅、海關稅及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稅項為擔保。特別條件是:今後未經銀行團允許,不得向他國借債;由外國人參加鹽稅徵收,在審計處設華、洋稽核員,凡關於借款款項之領款單須有華、洋稽核員會同稽核,簽押後方可提款;中國政府在北京設立鹽務署,中外共同派員,共同擔負徵收儲存鹽務收入之責任:人員的任免,由華洋總辦、會辦會同定奪;鹽區之鹽納稅後,須經華洋經理、協理會同簽字後方可放行;鹽務進款存於指定銀行,非有總辦、會辦會同簽字的憑證不得提用。

如此苛刻的條件,袁世凱都答應了,就能看出來,當時政府度日之艱難,自己在袁世凱那裡沒有任何交情,只能靠金錢打動他了,而這個梁士詒就是最好的中間人。

“梁大人,您也知道,我在美利堅現在有些事業,現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