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就是後世的所謂“神風”“菊水”特攻的出處?
他現在也有些搞不懂日本人了。
這樣的一個民族,一旦陷入顛狂狀態,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想到這,和日本那兩艘未完工的戰列艦,他又有些坐不住了。
但隨後而來的旨意和李鴻章的電報卻又讓他有些感到莫明其妙。
首先皇帝對他嘉勉了一番,說他“言辭樸懇,切中時弊”,以後“凡有外洋情事,關乎國之利害者,皆當速奏與朕知道。”再就沒有別的了。
另外的,就算是好訊息了,朝廷正式任命丁汝昌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頂替李鴻章。李鴻章為軍機大臣,另外重新起用恭親王奕訢,代替已經去世的醇親王奕擐(光緒皇帝生父)為海軍大臣,這樣一來,朝廷裡應該是洋務派能佔些上風,以後李鴻章想要做什麼,應該是少了好多的阻力。
也許,就此一來,中國近代化的腳步就會加快!
從皇帝要求儘快籌建鐵路就能看出來!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後世無數人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可能是出於對誤斬衛汝貴的歉疚,朝廷對陸軍將士也進行了重新評價,“聶士成每戰身先,左寶貴裹創發炮,馬玉昆馬踏敵營,徐邦道奮勇爭先,雖戰不利,其行亦足耀鄰邦”,分別進行了嘉獎。
由於孫綱在奏摺裡表達了俄國可能對朝鮮日本和中國邊境伸手的擔心,朝廷安排重兵防守旅順,宋慶率兵駐防旅順外圍,由張文宣負責旅順防務,徐邦道負責大連灣防務,左寶貴駐防盛京,聶士成和馬玉昆同袁世凱駐防朝鮮,應朝鮮國王之邀,北洋水師可隨時利用朝鮮各港口為儲煤站和臨時錨泊地,這樣一來,中國海軍在外圍有了屏障,海上防線向外大大延深了一步,這也是讓孫綱這個銀行小職員出身的海軍將領意想不到的。
蘇鑫這回終於有碰見明成的可能了。
李鴻章進入中樞和丁汝昌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對他以後工作的開展,可是會有極大的幫助。
他弄的這些個蝴蝶效應,正在一點點的顯示出難以想象的效果。
又過了幾天,進京謝恩的丁汝昌給他發來電報,他才知道他的摺子上去之後,引起了多麼大的風波。
光緒皇帝看完後,感慨良久,卻又拿不準主意,將他的摺子交群臣廷議,那些清流言官們見揭了他們的瘡疤,惱羞成怒,翁同龢認為孫綱這是受了孫毓汶的指使才這麼寫的,將矛頭一下子對準了孫毓汶,指使麾下N多御史們上奏參劾孫毓汶,把孫毓汶罵了個狗血淋頭,幾乎快成秦檜了,孫毓汶十分窩火,他一邊替自己辯解,一邊去找慈禧太后哭訴,慈禧太后大怒,指斥那些書生“言語狂悖,若不將此輩整頓,無以肅綱紀”,李鴻章趁機上奏慈禧,一面替孫毓汶報屈,一邊指出這些守舊頑固分子對世界大勢一無所知,只知抱殘守缺,對國之大政毫無見解,妄加評論,又列舉從日本藉口琉球漁民被殺入侵臺灣到此次中日戰爭中這幫人的表現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險些將國家帶入萬劫不復之地,“倘他日津門蹂躪,列強臨郊,此輩人等,能以慷慨數語,令敵卻之乎?”
這幾句話頗有調侃的意味,卻也暗藏殺機,讓親身體驗過英法聯軍入侵的慈禧太后不寒而慄,立刻逼著光緒皇帝下詔,攆了一大批頑固派回家吃老米,連以前參劾過孫毓汶的文廷式和志銳(珍妃的二兄)都受了連累,嚇得翁師傅也不敢再吭聲了,所以對孫綱伸手要錢才會那麼客氣地用詞,很可能是怕他再寫出什麼更“恐怖”的東西出來給皇帝看。
後來,李鴻章也給他來了電報,稱“非汝上書,事不可成,甚慰,勉之。”
看完電報,孫綱有些哭笑不得,感覺自己是不是給老狐狸當槍使了?
薑還是老的辣啊!孫綱暗暗感嘆,也出了一身冷汗,其實,這一次如果不是李鴻章和孫毓汶在背後幫他狂頂,他弄不好就得趴下。
事後,光緒皇帝下令,言官上奏,風聞可以,但若涉及具體事務,必須要有實據,不得空言,否則不許奏事。
不過,因為這個摺子的關係,李鴻章耿耿於懷的礦業和鐵路終於能痛快的大辦起來了,倒是讓孫綱高興了很久。
鐵路交通是一個國家的血管,可以密切各個不同地區的聯絡,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光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收入和便利,在軍事上也有重大的意義。
如果俄國沒有西伯利亞大鐵路,如何能有效地控制住東方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