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口子為什麼會來旅順口海軍基地,還真是讓孫綱一點也沒有想到。
李鴻章地愛女菊藕和馬很早就認識。那還是甲午戰爭結束後孫綱夫妻應李鴻章之命前往天津陪他同日本人談判地時候。她們倆就是在直隸總督府認識地。馬當時還不知道菊藕已經嫁給了張佩綸(她比張佩綸小17歲)。差一點鬧出了笑話。她們從那時起就很熟了。經常有書信往來。但孫綱因為公務地關係。卻幾乎從沒有和她地丈夫張佩綸接觸過。
張佩綸字幼樵。前清同治年間進士。歷任侍講、右庶子。署左副都御史、侍講學士、總理衙門行走等職。是晚清政治集團地重要派別“北清流派”地重要角色。其政治生涯歷經同治、光緒兩朝。與張之洞都是“翰林四諫”之一。而張之洞後來貴為總督一級地封疆大吏。現在又是華夏共和國政務院參政。而張佩綸後來卻差不多落到了“身敗名裂”地地步。同是“清流”出身。反差如此之大。眾所周知地原因。就是讓中國海軍地將士們想起來就痛心疾首地甲申馬江之戰了。
如果能夠客觀點地來看待這次海戰地話。馬江之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而所有地屎盆子幾乎都扣在張佩綸一個人地腦袋上。可以說是相當不公平地。
當時地清朝政府對法國將要在福州挑起戰爭地判斷存在嚴重失誤。在是“戰”還是“和”當中搖擺不定。戰爭佈署更是麻木到了“漫不經心”地地步。在法國遠東艦隊同中國福建水師“相鄰而泊”互相對峙達一個多月期間。張佩綸和前敵將士屢次請求“先發制敵”。可是愚蠢地清朝政府一直就是無動於衷。“株守已遂一月。請先發。不可。請互援。不可。機會屢失。朝令夕改。南援不來。法船日至。閩已苦守四十餘日。止能牽制。而忽令阻其勿出。以至法不肯退;忽令如蠢動即行攻擊。以至閩仍不敢先發(此時先發亦敗)。”以至於張佩綸最後哀嘆。“澶淵之德不成。街亭之敗難振。命也!”
儘管張佩綸“先發”地最後結果也很可能是失敗(實力根本不成比例)。但比起來在那裡被動挨打總要好得多。而且以福建水師官兵地勇猛頑強。即使最後戰敗。也會予法國艦隊以重創。法國人遭受打擊後。後援不繼。未必能夠再有力量攻擊中國沿海地其它地方(比如後來攻擊臺灣)。以後地戰局也會對中國有利。
可惜。由於清朝政府地“縻軍誤戰”。最後果然被張佩綸不幸言中。福建水師在法國艦隊地猛烈進攻中全軍覆沒。中國海軍將士地鮮血染紅了馬江地江面。張佩綸登山遙望。痛哭流涕之餘。也只能接受等待著他地悲慘命運了。
孫綱因為從後世瞭解到了一些關於馬江之戰的歷史資料,因此對那位承擔了這場海戰失敗的全部責任,為了顧全那個鳥朝廷的“體面”卻沒有發一絲怨言的“幼翁”,還是相當的同情的。
馬江之戰可以說是張佩綸一生事業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昔日的“翰林四諫”之首,經此一敗,成為了萬人所譏的趙括馬謖。就連他後來以謫戍之身娶李鴻章幼女菊藕小姐時,還有人以“老女嫁幼樵無分老幼,東床變西席不是東西”之對聯加以譏諷。
中國的那些酸腐文人,從來不知道深入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而只知道用這樣的文字對當事人進行挖苦和嘲弄,也不去想想,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場海戰的失敗?
這場海戰的失敗,難道就沒有那些“事後諸葛亮”的責任?
馬江之戰後,張佩綸被一擼到底,遣戍軍臺。雖然後來接受了李鴻章的關照,而且豔福不淺,娶了菊藕美女為妻,但他從此只是以一個幕僚的身份偶爾為李鴻章出出主意,不復出現於中國的政壇了。
這也是孫綱雖然和李鴻章聯絡緊密,卻始終和張佩綸沒有什麼接觸的原因。
現在,華夏共和國政務院執政的“東床愛婿”突然出現在了旅順口海軍基地,到底是怎麼回事,孫綱還真是一時半會兒的想不明白。
回到了海軍公署,孫綱告訴了海陸軍眾將這回出來視察並準備帶艦前去接收庫頁島的事,大家聽了都很興奮,但也有不少人表示了擔憂,象劉冠雄就指出來,因為庫頁島現在和中國大陸並不直接接壤,而且上面原來的中國居民都被俄國人驅殺盡淨,接收以後,如何守禦也將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孫綱對這件事其實也已經考慮了很久,並和黑龍江省省長周馥就此事交換了很多看法,想出來了一些解決辦法,但現在不便於向海陸軍眾將講明,他現在的意思是,先帶一支分艦隊去,把庫頁島的地界先確定下來,完成接收島嶼的法律程式後,再考慮其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