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2部分

這也是賀氏為何至今依舊關在都察院大牢裡的原因,由於向薛瑄行賄的是趙家的管家,而賀氏是趙家的主母,雖然趙家的管家說行賄之事是他自己做的主,但李雲天要在薛瑄受賄案中查清楚趙家管家受賄是否與賀氏有關。

所以,只有查明賀氏與薛瑄受賄案無關,那麼她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與胡瀅等人不同,王振坐在那裡悠閒地品著茶,現場人中除了他之外沒人知道堂審的結果。

“忠王到!”就在眾人在那裡低聲議論著的時候,大堂門口處傳來了一聲高喝,李雲天在護衛們的簇擁下快步走了進來。

“王爺。”在座的眾人聞言紛紛起身,躬身向李雲天行禮,李雲天無論是加銜還是爵位在大明都可謂是頂級的,故而承受得起眾人的行禮。

李雲天走過去在大堂上的案桌後落座,環視了一眼現場的眾人沉聲說道,“諸位大人,本王奉御命審大理寺左少卿薛瑄受賄一案,諸位都是朝之元老,本王的前輩,如果本王在堂審中有何不妥之處還望諸位大人指證。”

“王爺說笑了,王爺審案天下無雙,我等今天只是旁聽者而已,絕不插口。”聽聞此言,胡瀅微笑著向李雲天一躬身說道。

雖然李雲天是現場眾人的後輩,但沒人敢小覷這位進士出身的大明年輕異姓親王,無論是理政還是審案都是大明眾官員中的佼佼者,更別說行軍打仗了。

“胡大人所言甚是,我等今日只是來聽審,絕不多言。”隨後,前來聽審的各部尚書們紛紛發表了意見。

畢竟聽審與陪審不同,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堂審中的作用完全不同,聽審只是由旁聽案件的權力,而陪審則可以參與審案。

胡瀅等人雖然貴為朝廷的元老,但也不便去打擾李雲天的案子,畢竟李雲天不是朝堂上普通的官員,他們對李雲天還是有著幾分的敬畏,而這些敬畏是李雲天近二十年來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

其實,說起來李雲天在朝廷的資歷已經很深了,永樂年的進士,如今也是四朝元老了,只不過他中進士的時候還未到弱冠之年,因此年齡上還很年輕。

拿與李雲天同科的進士相比,于謙已經是禮部左侍郎,薛瑄也已經是大理寺左少卿,死去的劉球是翰林侍講,這些都是朝廷上重要的職務,至於其他同科的人也都成為了地方三司和各大部院衙門裡的高官。

對李雲天來說,這些同科的進士們可是他最寶貴的財富,在關鍵的時刻可以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第1252章 當堂對質

按照堂審的慣例,主審官要先提審主犯看看其是否認罪,因此李雲天率先讓人把薛瑄帶上了公堂。

雖然已經進入詔獄一個多月,但薛瑄的氣色和精神都非常好,昂首挺胸地跟著都察院的差役進入了大堂,看得出來他在詔獄並沒有受什麼委屈。

“下官大理寺左少卿薛瑄,見過王爺、各位大人。”在堂前站定身形後,薛瑄躬身向李雲天和胡瀅等人行禮,他此時還沒有被定罪因此依然是大理寺的堂官,故而無需在大堂上下跪。

“薛少卿,本王問你,你可有收受趙家五百兩賄金?”在現場眾人的注視下,李雲天不動聲色地問薛瑄。

“回王爺,下官從沒有收過趙家的賄金,下官行事無愧於心。”薛瑄向李雲天一躬身,沉聲說道。

“既然如此,那本官再問你,天下間的案子如此之多,你為何不選別的,單單選擇了賀氏的案子?”聽聞此言,李雲天有條不紊地問道,這也是外界最為懷疑薛瑄的地方。

“王爺,都察院審理的卷宗都要上報大理寺,下官正好拿到了閱賀氏殺夫案的卷宗,覺得此案有異,故而前去都察院徹查。”薛瑄聞言神色一整,鄭重其事地望著李雲天,“王爺不信的話可以查閱都察院的記錄,是都察院把賀氏殺夫案的卷宗送去的大理寺。”

“王副都御史,事情是這樣嗎?”李雲天扭頭望向了坐在靠近大門處座位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文,面無表情地問道,雖然他知道這是實情但要在公堂上告訴別人。

“回王爺,下官檢視了賀氏殺夫案的相關記錄,當時審完此案後確實給大理寺送了去,按照定製都察院審理的案子要由大理寺查驗。”王文早有準備,從身後一名都察院差典吏手裡拿起一本記錄冊起身給李雲天送去。

“給諸位大人過目。”李雲天已經檢視過這本記錄冊,翻看了一眼後遞給了一旁站立著的一名都察院的差役。

那名差役於是把記錄冊交給了胡瀅,依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