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1部分

由於方良比陳泰和魏鑫早一步進宮,因此兩人只好在偏房裡等侯宣德帝召見的詔令,以奏請宣德帝調閱八月初六宮中相關記錄的事宜。

“宣!”宣德帝聞言微微頷首,他知道陳泰和魏鑫現在一定是心急如焚,不知道如何是好,說實話沒人能相信李雲天會在京畿都督府的公堂上進行如此犀利的反擊。

“臣陳泰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魏鑫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泰和魏鑫進入宮門後,一前一後地跪在暖榻前給宣德帝行禮,口中高聲說道。

“兩位愛卿平身。”宣德帝聞言微微咳嗽了幾聲,衝著兩人虛空向上一託,然後向金英說道,“給兩位愛卿賜座。”

“皇上,臣等心中有愧,不敢承蒙皇上的恩典。”金英聞言隨即招呼房裡的內侍給陳泰和魏鑫搬來了兩張凳子,不過陳泰和魏鑫都沒有起身謝恩,而是依舊跪在那裡,陳泰一臉愧色地說道。

“朕已經知道堂審的事情,鎮國公一案事關重大,務必要將之查清。”宣德帝聞言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笑意,神色和藹地向陳泰說道,“仁國公,朕已經下詔,讓司禮監儘快調閱宮裡相關記錄,你等不必擔心。”

“謝皇上恩典。”陳泰本以為宣德帝會痛責自己和魏鑫一頓,沒想到宣德帝的態度竟然如此聞言,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連忙開口謝恩。

宣德帝之所以對陳泰態度和藹,自然是為了太子登基後的事情佈局,京城的防衛乃是重中之重,他必須要確保京軍的兵權牢牢掌握在太子的手裡,故而要對陳泰施以恩澤進行拉攏,希望陳泰能對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張昊形成牽制。

其實,宣德帝並不是信不過張昊,張昊是跟隨永樂帝的靖難勳貴,當年洪熙帝與漢王爭奪皇位的時候是少數站在洪熙帝身邊的勳貴,平定漢王之亂時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張昊對皇權的忠誠毋庸置疑。

只不過宣德帝此舉是未雨綢繆,強化太子對京軍的掌握,對於已經深諳馭下之道的宣德帝來說,他知道只有讓朝臣們相互間進行制衡那麼皇權才會最穩固。

由於宣德帝身體不適,因此勉勵了陳泰和魏鑫幾句後就讓兩人退下,然後倚坐在暖榻上邊咳嗽著邊批閱手頭的奏章,他想在自己臨走前儘可能多地給太子打下一個好基礎。

晚上,待宣德帝入睡後,一直在近前伺候的金英面無表情地去了紫禁城裡一處僻靜院子。

“總管大人!”當金英走進院子裡一間裡面堆著雜物的房間後,三名圍坐在方桌前低聲交談著的身穿正四品官袍的宦官連忙起身相迎。

“諸位坐。”金英在方桌前地位最尊貴的面南背北的座位落座後,向三名立著的宦官往下壓了壓手。

當三名宦官坐在座位上時,房間的門被金英帶來的內侍緩緩關上,只剩下三人與金英,以及桌上一盞散發著微弱燈光的油燈,使得屋子裡有一股陰森森的氛圍,顯得異常沉悶和壓抑。

“總管大人,此次召集我們三人前來所為何事?”坐在金英對面的宦官率先打破了屋子裡的沉寂,壓低了音量後問道。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隨著李雲天一同去交趾查處交趾鎮守馬騏的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東廠廠督王瑾,由於他在內廷坐第二把交椅,自然與金英相對而坐。

而有幸與金英和王瑾同坐的宦官自然在內廷地位最貴,分別是司禮監次席秉筆太監範弘和御馬監太監楊慶。

顯而易見,內廷四個最有權勢的太監之所以會在這個偏僻的雜貨房裡齊聚一堂,肯定不會是敘舊那麼簡單了,一定有著重要的事務要商議!

第801章 內廷密議

“想必諸位已經聽說了,鎮國公在京畿都督府力挽狂瀾使得堂審不得不中止,實不相瞞,皇上殺心已起讓本總管偽造了八月初六鎮國公在宮裡的行程記錄,將鎮國公的離宮時間改為了初六戌時三刻,如此一來只要那些記錄底檔到了京畿都督府的大堂上,鎮國公必死無疑!”

金英環視了一眼在座的王瑾、範弘和楊慶,面無表情地說道,“諸位如何看待此事?”

“總管大人,雜家曾經與鎮國公在交趾打過交道,鎮國公待人謙和,處事公正,文武兼備,不僅以身犯險迷惑交趾叛軍又將交趾治理得井井有條,對我大明可謂忠心耿耿,對我等也是一視同仁,不像朝中那些文武官員一樣鄙夷嘲諷!”

王瑾自然聞言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開口說道,他是內廷的第二號人物,自然要率先表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