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李雲天聞言雙目頓時閃過一絲喜色,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趙登宇一家人肯定就藏在陳嵐家中,看樣子趙文舉早就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安排了陳家這麼一個不為人知的落腳點,一旦趙家有難可以往陳嵐那裡躲避。
李雲天之所以會這麼猜測並非是心血來潮,而是根據當前的局勢進行的推斷,古代交通不便故而百姓的流動性不大,只要不遇到天災人禍就會老死在一個地方,這也使得一旦某個地方多出一家人來將會非常顯眼。
況且,趙家做的是鹽業生意,離開了鹽業的話趙登宇就屬於跨行經營,所謂隔山如隔山,其他行業的生意並不是那麼好做的,而且趙登宇還是一個外地人,很顯然會受到當地地痞惡霸的刁難。
故而,在李雲天看來趙文舉既然讓趙登宇一家逃出揚州避難,那麼一定會給他安排好善後的事宜,十有八九會把趙登宇一家託付給朋友照料,這樣趙登宇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
當然了,以趙文舉的世故自然知道要找的朋友一定不能是外界所知道的,否則官府一定會派人前去查探,故而就只能是陳嵐這種秘密交往的朋友。
對趙文舉最為了解的自然是鹽商總會的鹽商了,李雲天不可能去找別的鹽商,況且別的鹽商即便是知道了也絕對不會告訴他,而且還有可能打草驚蛇,使得趙登宇逃走。
所以李雲天唯有前來找陸德忠,陸德忠貴為鹽商總會的副會長肯定知道很多鹽商,尤其是像趙文舉這個級別鹽商的人際關係網路,說不定會給他提供有用的情報,現在看來果然如此,陳嵐十有八九就是他要找的人。
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
“侯爺,你懷疑陳嵐是趙文舉的同謀?”見李雲天如此關心陳嵐,陸德忠不由得開口問道,據他所知陳嵐並沒有參與販賣私鹽的事情。
“今日之事不可向外洩露。”李雲天微微頷首,他並沒有向陸德忠進行解釋,神情嚴肅地叮囑他。
“侯爺放心,在下明白。”陸德忠自然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連忙向李雲天一拱手,沉聲回答。
李雲天見狀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陸德忠在他此次徹查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能發揮出陸德忠作用的話,那麼兩淮鹽道貪墨案取得重大進展的日子將指日可待。
當李雲天離開陸家的時已經是半個時辰後,誰也不清楚他和陸德忠說了一些什麼,不過滿面笑容的陸德忠步履輕鬆地將他從後門送走看起來心情愉悅。
回到了講武堂揚州司務處,李雲天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喊來李滿山,讓他派人秘密前往浙江紹興府陳嵐家中進行暗查,一旦發現趙登宇一家的蹤跡立刻抓捕。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李雲天開始處理趙文舉一案的相關事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清查從涉案官吏和鹽商家中查抄的家產了,其次就是核查那些涉案人員的犯罪事實,畢竟這是宣德帝御定的欽案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據李雲天手頭掌握的情報,從那些涉案人員家中抄出來的財物摺合白銀的話已經近五百萬兩,如果再算上房產和田產的話至少有八百萬兩,可謂大明立國後第一貪腐大案。
其中,案首趙文舉的家中抄出來的財物摺合白銀七十萬兩,其中單單黃金就有五萬兩,被埋在了趙家的院子裡,房產和田產摺合五十萬兩,進而一舉超過了張貴的一百萬兩,其涉案金額之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明朝缺少銀礦,而且銀礦的品質也不好,另外再加上鍊金技術的提高,故而明朝中期以前金銀的兌換比率大概在一比六,也就是一萬兩黃金兌換六萬兩白銀,足見銀子當時價值之高。
直到隆慶開關後,美洲的白銀大量湧入大明,這才使得銀子的價值逐漸貶低,金銀的兌換比率從一比六逐漸升為了一比十。
不過,按照李雲天所掌握的訊息趙文舉的資產並沒有全部被查出來,作為鹽商總會的執事,他的全部身家很顯然不止一百二十萬兩,至少還有三十萬兩的財物、房產和地產被他藏匿了起來,這些資產十有八九留給了趙登宇,作為趙登宇以後安身立命的資本。
李雲天並沒有讓人追查趙文舉是否藏匿有其他的資產,相對於那被藏起來的資產他更在意趙登宇能否被抓回來,只要趙登宇掌握在他的手裡那麼將徹底擊潰趙文舉的心理防線,進而為他所用。
按照李雲天離京前宣德帝所下的旨意,從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查處的銀兩將分為三部分,四成歸入宣德帝的內庫,三成五歸入戶部的國庫,兩成五歸講武堂用以建設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