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部分

……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大殿上立刻騷動起來,文武百官們私下裡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一時間有些難以相信眼前這離奇的一幕。

越王目瞪口呆地望著跪在那裡的李雲天,嘴角微微張著,腦海中一片空白,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本應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火的李雲天竟然匪夷所思地出現在了這裡。

魯天行則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雖然不清楚李雲天是如何做到的,但他已經意識到李雲天從京畿都督府的那場大火裡逃得了一命,這意味著他和越王已經身處險境,很顯然李雲天不會坐視京城近來一系列事情的發生。

楊士奇和張昊等人則紛紛面露喜色,從李雲天的現狀來看並不像在京畿都督府大火裡受過傷,而宣德帝駕崩前已經派人查明李雲天受到了誣陷,雖然沒來得及下詔給李雲天平反但誰都清楚李雲天已經從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中脫身。

按理說,李雲天脫險後應該立刻現身才對,可他卻一直隱在暗處直到現在才忽然出現在了太和殿上,顯而易見另有深意。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大殿上的局勢不知不覺間就發生了變化,原本佔據優勢的越王反而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那些居庸關守軍的臉上紛紛流露出敬畏的神色,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裡的刀槍。

自從擊敗北元的南侵後,宣德帝就讓李雲天協助京畿都督府整編京畿的部隊,包括駐守京城的京軍、山海關守軍和居庸關守軍,全部由驍武軍負責整編,李雲天不僅給到過講武堂輪訓的中高階武官授過課,而且還去了各地整編現場巡查與士兵們同吃同住,故而在京畿都督府的軍隊中有著崇高的威信。

因此,當那些居庸關的軍士見到李雲天後不由得敬畏有加,無形中就被李雲天身上的氣勢所壓制。

“諸位,這道聖旨是偽造的,自從太祖以來我大明的異姓王向來都是逝後追封,從未有人活著封為異姓王!”

眼見現場的局勢不妙,禮部左侍郎王傑的額頭的上滲出了大量冷汗,李雲天的忽然出現使得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隨後想到了什麼,連忙扯著嗓子高聲喊道。

聽聞此言,大殿裡的眾臣不由得面面相覷,王傑說的沒錯,大明自洪武皇帝以來還從未有勳貴能活著封王,都是死後追封,而且一世而終。

像李雲天活著被進封為忠武王,可謂破了大明的天荒,縱觀大明歷史,除了南明的時候因為皇權勢弱而封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為王外,還從未有人在其餘時期得以封王。

而且,宣德帝的聖旨中並沒有說李雲天的王爵幾世而終,那麼就意味著世襲罔替,可以世世代代傳下去,李雲天所享受的這份榮耀無人能及。

說實話,李雲天也沒想到宣德帝竟然給他封王,除了是對李雲天無辜在京畿都督府坐了那麼長時間的冤獄一種補償外,還讓他盡心輔佐太子,將其塑造成大明的一代忠臣,如果李雲天有反意的話必將受到世人的唾罵。

“王大人,你可能忘了,按照太祖皇帝留下來的《大明會典》,封異姓王者要榮立兩大功勳,一是開疆拓土,一是挽難救國。”

王傑的話音剛落,內閣輔臣陳山就開口駁斥道,“這道聖旨確為由大行皇帝所下,在本官和皇后娘娘見證下由庶吉士宋倫所寫,鎮國公收占城、漠南於大明版圖,是為開疆拓土,破遼東、戰京畿解京城被困之圍,是為挽難救國,有此兩大功勳自然足以進封王爵!”

“啟稟太后,此道聖旨正是由臣所寫。”這時,侍立在庶吉士佇列裡的陳倫快步走到殿前,衝著張太后跪下說道。

張太后聞言驚訝地望了一眼孫皇后,心情萬分震驚,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孫皇后會將這件事情瞞著她。

不過很快張太后的眼神就是一黯,此時她已經明白了過來這肯定是宣德帝的意思,其目的是為了防備越王,否則孫皇后豈會不告訴她,現在看來宣德帝的擔憂是未雨綢繆,誰能想到越王竟然會率軍逼宮。

聽了陳山的辯解王傑頓時啞口無言,按照《大明會典》李雲天確實達到了封王的條件,至於李雲天活著的時候封還是死後追封那就要看宣德帝的心情了,只不過宣德帝以前的異姓王都是死後追封。

“鎮國公,如果你擁立本王繼位,以你的功績本王可以封你為大明的親王,輔佐本王治理大明江山。”見大殿上再度恢復了沉寂,越王回過神來,鄭重其事地向李雲天說道,向李雲天丟擲了一根誘人的橄欖枝。

與魯天行相比,越王很顯然更看重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的李雲天,至少李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