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7部分

“未知陛下……”看樣子是要做決斷或者總結陳詞了,李東陽這個首輔終於站了出來。

這件事他可以說知情,也可以說不知道,新年楊廷和定計的時候,他是在場的,而後他就沒怎麼參加了,他並不太清楚細節,可他很清楚,會有這樣的情況,八成就是楊廷和的計謀生效了。

他的心情也很複雜。從一個大明人的角度來講,他生怕那四個字從皇帝口中說出來;但是,從傳統士人的角度上來講,他又有些期待,眼前這少年是一切禍患的源泉,只要他消失了,天下就會迴歸正途。

雖然可能會有一場變『亂』與之相伴,可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必要的陣痛還是應該忍耐的。

“既然說完了,那今天就這樣吧,朕要去太廟,你們都不要跟來。”前面一句話是對著朝臣們說的,後面那句卻是吩咐三公公等內『侍』的,說完,正德便站了起來,大踏步的從丹墀上走了下來,直奔殿『門』而去。

他的舉動顯然不合規矩,皇上進殿,走的都不是正『門』,而是後面的甬道,正『門』是大臣們走的地方。而疾步快走,同樣也不是人君之相,龍行虎步什麼的,那都是形容開國君主的,承祖上蔭庇的君主,應該以莊嚴尊貴為標準才是。

但這些都不是讓朝臣們最詫異的,誰也想不通,皇上這個時候去太廟做什麼?

祖宗之地被蹂躪,祖宗之民被屠戮,因此覺得心中有愧,去太廟哭訴,並祈求列祖列宗的原諒?發生在前朝倒是有可能,孝宗皇帝是個溫和的『性』子,聽到如此噩耗,八成會內心有愧,去太廟痛苦一番。

可是,以當今天子的『性』格,去太廟哭?可能嗎?那他去幹什麼呢,總不會是去祝捷吧?

正德沒有理會旁人的想法,自顧自的走了出去,胖瘦倆太監帶著一群太監和『侍』衛,遠遠的跟在了後面,只是不敢近前。

皇帝走了,朝會當然也就散了,眾臣各懷心思,各尋相熟之人,各自議論了起來。

“伯虎賢弟,皇上這是……”說到朝中最瞭解正德的人,那莫過於唐御史了,他和正德相處的時間甚至還要在謝宏之上,而且他的『性』格也比較不正經,所以更容易理解正德奇葩的想法。

“小弟不知。”面對王守仁的詢問,唐伯虎只能搖頭,他的不正經主要提醒在另一個方面,說起天馬行空,那是遠遠不能跟皇上相提並論的。

倒是對王守仁,他也有話要說:“倒是伯安兄你,就算要阻止皇上親政,你也不能……還是說,你有勝算?”

王守仁緩緩搖頭,苦笑道:“敵情不明,兵微將寡,哪裡又會有什麼勝算,”說著,他神情突然轉為堅毅,沉聲道:“不過,依仗地利,與敵人周旋一段時間,這樣的信心我還是有的。”

“伯安兄,韃虜可是騎兵,來去如風,而宣府雖然也有山地,可大多地方卻是一馬平川的,哪裡有來的什麼地利啊?你這樣去了的話,豈不是……”唐伯虎怔怔的看著王守仁,低聲提醒道。

“那又如何,不這樣,又怎能阻止聖駕親征?”王守仁目光堅定,斷然搖頭,隨即又長嘆了一聲:“就算這樣,好像也未必阻止得了聖駕,皇上去太廟,莫不是要……”他『欲』言又止,望向南邊的眼神中,滿是擔憂之意。

太廟的功用很多,親政、大婚、上尊號、徽號、萬壽、冊立、凱旋、獻俘,奉安梓官,每年四孟及歲暮大袷等等,均需告祭太廟。

倒是沒有規定,親征前需到太廟告祭,但並不是因為這件事不隆重,而是因為皇帝親征本來就是特殊情況。

永樂年間,成祖朱棣數度北征,大臣們那是阻止不了;正統年間,英宗北狩,大臣們則是樂見其成。可誰也沒打算把這種事兒變成常例,皇帝沒事就親征還了得,不說危險什麼的,單說這一路的耗費,朝廷也傷不起啊。

所以,王守仁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朝議上的確沒人提親征的事兒,甚至都沒形成決議。但是,沒得到想要的結果,皇上也不會罷休,甩開別人單幹就是了,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在他身上,這種事兒也是有先例的。

……

' '

第668章 把場子找回來

第668章把場子找回來

44,鞠躬謝幕~

————

太廟和社稷壇分處端『門』兩側,是一個相當宏大的建築群,南北長三百餘丈,寬二百餘丈,共有三重圍牆,由前、中、後三大殿構成。

大殿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