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了中亞,並繼續向東滲透,透過西域逐漸接近中原。
怛羅斯戰役與中國歷史上的很多著名戰役比起來可以說微不足道,但它卻深刻的改變了中國的版圖和中亞的地緣政治及文化,中國邊境在漢代以後發生了不可逆轉的大幅東縮,直接影響到了現在的中國版圖。
到了宋代,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蒙元時期雖然在一個很短的時期內控制了中亞,但未能使文化逆轉,為後來中國的永久喪失中亞埋下了伏筆。明清時期的中國雖然有不同程度的西進,但遠遠無法達到盛唐和漢代的中國西部邊境格局。此時“伊斯蘭化”在西域已經根深蒂固。當沙皇俄國開始侵吞貝加爾湖等地區時,表明上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國力衰弱,實際上文化和宗教原因所導致的“離心力”作用也不可小視。幸虧左宗棠的艱苦努力,最後中國得以在原來的西域——也就是後來的新疆地區——建立行省,進行了直接控制,這樣才算遏制住了中國版圖的進一步東縮。
其實,有時候許多場規模宏大的戰爭可能也改變不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歷史,然而有時候,一場規模不大的戰爭和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將永遠的改變歷史。
現在,大清王朝的覆滅和經歷了抗俄戰爭的烽火而浴火重生的華夏共和國的建立,使得原來就不甚平靜的新疆地區再起波瀾。
據軍情總處收集上來的情報和海聞鵬利用他自己的“資源”打聽到的訊息,為了達到牽制中**事力量的目的,沙皇俄國在新疆地區也採取了和蒙古差不多的行動,透過金錢收買等手段誘惑新疆地方分裂勢力脫離中國政府的控制,想以此分裂中國,達到削弱中國的國力的目的。
自從大清王朝覆滅,華夏共和國成立後,原來清朝駐新疆的烏魯木齊將軍蔭昌和新疆巡撫榮慶一度猶豫觀望,後來在“兩宮國葬”之後。為避免國家分裂,他們通電宣佈“新疆為中國之行省不變”,蔭昌率領駐守新疆的清軍“改旗換幟”,接受了華夏共和國政府的改編,並且得到了李鴻章的溫言嘉勉,為了維護新疆地區的穩定,李鴻章讓新疆的官員和大小將佐“一體留任”。
但值得注意的是,清軍對新疆的控制其實並不強,實際控制地域僅在烏魯木齊附近地帶。而駐守伊犁的清朝伊犁將軍連順懦弱無能,象俄國根據和中國新訂立的《北京條約》交還伊犁故地時,這位將軍大人甚至於不敢前去辦理接收,最後還是部將前去辦理的接收事宜。這樣一來,駐守新疆的部隊雖然服從中央政府的調遣,但因為實力虛弱,新疆原有的地方分裂勢力又開始趁機抬頭,因此現在的新疆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而實際上則是暗流湧動,不好說會發生什麼事。
海聞鵬之所以急著透過紅髮美女的這條線找到孫綱,其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注意新疆的局勢,使自己的家鄉不至於陷入戰亂。
對於新疆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孫綱也是感覺非常頭痛的。
而海聞鵬的建議,卻給他提了一個醒。
(五百二十一)“臣民”到“國民”
中亞的區是英俄兩個老牌帝國的“傳統角逐場”之一。俄國自彼的一世的時代起就一直想把伊朗和阿富汗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以便獲的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而英國為了阻止俄國染指印度。想方設法要阻止俄國南下的腳步。在俄國逐步向伊朗和阿富汗滲透的同時。為了阻止阿富汗落入俄國人手中。英國於183年向阿富汗發起了軍事進攻(別忘了還有1840年的鴉片戰爭)。結果於1842年全軍覆沒。英國在1878年向阿富汗再次發起進攻。又碰的頭破血流。遭到了全面失敗。不的不逃離了這個他們稱之為“捕鼠器”的夢魘之的。
阿富汗人民的兩次抗英戰爭在沒有任何外援(沙俄曾經答應過阿富汗統治者在英國入侵阿富汗時給予援助。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動作)的情況下全都大獲全勝。可以所大長了亞非拉人民的志氣。而相比之下。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全都遭到了慘敗。反差為什麼會這麼大。應該是值的中國人民深思的。
阿富汗抗英戰爭是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義戰爭。而在戰爭當中。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居然一次又一次的被一個弱小落後的國家所擊敗。這在世界戰爭史上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反思當時英國殖民者在世界各的到處的手。而在阿富汗卻碰的頭破血流。這不能不給中國人民以歷史的啟迪。
熟知戰史的孫綱知道。在後世。世界超級大國蘇聯繼承沙俄時代的衣缽。也發動了入侵阿富汗的戰爭。結果最後陷入戰爭泥沼當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