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這幫洋人居然也迷信得可以,”孫綱看完報紙後笑著對愛妻馬說道,“光說義和團迷信,他們其實也好不哪去。”
“全世界都讓你給耍了,”馬看著自己的丈夫一副洋洋得意地樣子,說道,“只是我還有一個問題,你是用什麼辦法讓天下雨的?如果不下雨。這個事情絕不會解決得這麼圓滿。”
剛才報紙上已經說了,中國政府向各國公使提出來修改條約當中的“領事裁判權”一項,以便於藉著“神蹟”的大好機會徹底解決“民教相仇”的問題,各國公使也透過這件事意識到了不公平地“領事裁判權”引起的中國民眾盲目排外情緒所造成的危害,已經紛紛請示本國政府準備修改這一條款。目前各方談判正在進行當中,雖然現在還達不到完全廢除這一條款,但做出對中國方面有利的改動應該是一定的了。
“說實話,那些個殺人放火割JJ的神蹟都好辦,唯獨這個下雨,我也想不明白。”孫綱說道,“別是現在就有人會玩人工降雨了。”
“不就是用大炮和火箭把乾冰或者碘化銀打到天上的雲彩裡去嗎?”馬問道。“沒準現在就有人知道怎麼用了。”
“拜託,親愛地,那可是三四十年以後的事,現在可能出現嗎?”孫綱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
“也是。不過現在碘化銀已經有了,等我把這個創意賣給天工公司。”馬象是忽然想起來了什麼,點了點頭,興奮地說道。
“這些個教案現在司法部和大理院趁熱打鐵幾乎都解決了。老百姓的怨氣都已經消了,因為下雨的關係,各地的義和團紛紛解散回家種地去了。”孫綱說道,“現在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拳亂了,這個下雨的事,咱們現在可以放一放先不管。我另外有重要的事需要你來做。”
“我可不去給你弄什麼勞什子的神蹟去。”馬立刻“抗議”道,“你還是讓你地任大署長去好了。”
“想哪去了。我能讓你去幹這種事嗎?”孫綱笑道,“我先問一下,銀行的事你辦得怎麼樣了?”
“都已經開張好些日子了,你還銀行職員出身呢,一點忙都幫不上。真是的。”馬不滿地說道,“開業那天也不去捧下場,還好意思問。”
馬告訴他,在羅斯徹爾德家的小公主尤吉菲爾的幫助下,“北洋實業銀行”在北京正式成立並順利運營了。
“北洋實業銀行”是繼189年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後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地又一家近代銀行,也是中國北方最早的華資銀行。
“北洋實業銀行”創立時招商股為600萬銀元,馬以北洋商貿集團的名義投資入股200萬銀元,“滇南錢王”王熾的“同慶豐”入股100萬銀元,李鴻章投資入股20萬銀元,孫毓汶投資入股20萬銀元。張之洞、劉坤一、譚鍾麟、王文韶、林紹年各投資入股10萬銀元。陳寶箴投資入股5萬銀元,羅家公主尤吉菲爾作為“大股東”之一。也投資入股100萬銀元,剩下地則在民間募集。由於“北洋商貿集團”早就聲名遠揚,加上又是華夏共和國政務院參政之一的孫綱的夫人出面,因此募集非常成功,順利的集夠了600萬銀元。讓“北洋實業銀行”得以很快的運營起來。
在孫綱的努力下,政務院頒佈了“華夏共和國銀行律”,這部中國自己的銀行法“以美國銀行法為藍本,以輿順華夏民情則例為依歸”,因為照顧到了中國目前金融界的實際情況,所以沒有引起什麼波折,非常順利的在“議政院”的討論後公佈全國。
“北洋實業銀行”成立後,為了和國際接軌,組織形式、管理制度和營業規則以羅斯徹爾德銀行為準,當然也參考了一些中國傳統地有益做法,“權歸總裁,利歸股商,商款商辦,官但保護,而不管事,用人辦事,以羅氏銀行為準”,在北方“錢業總會”地推舉下,經過仔細挑選,“北洋商貿集團”專管金融的副總裁杜筱佳擔任了北洋實業銀行地總裁。而且為了藉助外才,從英國的羅斯徹爾德家族聘請了幾位專家來北京任職,並和在北京的由盛宣懷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北京分行“互為奧援”,融通中外金融。
“北洋實業銀行”成立之初,即由華夏共和國授與發行銀元鈔票的特權,和中國通商銀行一樣,成為了整理中國貨幣制度的又一個重要樞紐,除了可以發行紙幣以外,北洋實業銀行也和中國通商銀行一樣,代理國庫存款,代收存放各省匯解的庫款,而且這次中國在海外發行的公債所得的大量款項,也都經由中國通商銀行轉匯給北洋實業銀行。
“公主殿下說了,中國的金融市場上紙鈔都是外國銀行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