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永寧”、“永定”四艘大型裝甲巡洋艦組成)和第四巡洋艦分隊(由“太安”、“太寧”、“太勝”、“太平”、“太嶽”五艘魚雷巡洋艦組成)及第二驅逐艦分隊(由“海龍”、“海華”、“海青”、“海犀”四艘驅逐艦組成)會合,同朝鮮海軍一道控制了對馬海峽。
據孫綱給她的信裡的交待,北洋艦隊此次精銳盡出,目的是為了“防止俄國大型裝甲巡洋艦及其它小型艦艇提前離開海參崴,襲擾朝鮮及中國沿海。”
(六百四十三)索敵
著眼前的~艨鉅艦,金舜姬已經感覺到了濃濃的戰爭
朝鮮軍隊已經在她的命令下開始了秘密動員,朝鮮國王李熙前些天還專門和她談過,表示了對中俄開戰的深深憂慮。(
對朝鮮來說,中國和俄國這兩個巨人之間的碰撞,是無法躲避的。
而無論從哪一方面講,朝鮮都只能和中國一起共進退。
很快,中國海軍北洋艦隊司令葉祖圭率海軍眾將上岸和金舜姬及朝鮮海軍司令金詠慶等人相見,金詠慶向葉祖圭等中國海軍將領通報了最近俄國海軍的動向。
“最近俄艦在我國海域出沒的不多,進出我國港口多為小型艦艇,大艦不多。而且加完煤水補充給養之後即行離去,並不做過多停留。”金詠慶對葉祖道,“俄國海軍對我軍尚屬友好。而俄國商船往來極多,且多為載重較大之船,‘軍諮府’曾派員暗中調查,懷疑船上多載有軍用物資及裝備,但目前為和平時期,我們懷歸懷,想要採取行動,卻是不能。”
“這些已經通知北京了,”金舜姬說道,“我軍在海上多方監視,並且派艦進出英法德所屬日本之港口,未見有俄大艦東來,而英國艦隊則有增兵之象。”
葉祖圭點了點頭,說道,“現在是和平時期,兩國並未宣戰,所以在海上我們還不好採取行動,臨行時部長來電交待,讓我們務必注意俄國的那幾艘大型裝甲巡洋艦的動向,一旦開戰,我們不但要殲滅其海軍主力,還要防止這幾艘裝甲巡洋艦躥入貴我兩國沿海境內,所以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才行。”
“我軍已在對馬諸島建立了飛艇基地,配合驅逐艦隊隨時查探,並設了無線電臺,”金詠慶說道,“一有情況,馬上就可以知道。”
“如此甚好。”葉祖慰地說道,“一旦開戰,恐戰火難免不波及到朝鮮,到時候你們就得受苦了。”
“葉將軍不用客氣,非中國之助,朝鮮國脈幾不得存,朝鮮與中國唇齒相依,守望互助,中國有事,即朝鮮之事,不分彼此。”金舜姬微微一笑,說道,“現在只是不知道,這大戰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開始,心下不免忐忑。”
她說這番話,其實也是因為孫綱在最近給她的信裡,沒有給她交實底。
“夫人不必過慮。”葉祖道,“部長都安排下去了,現在,就看俄國人的動作了。”
金舜姬看了看葉祖圭,似乎有些奇怪他為什麼會這麼說,但當她看到港內停泊著的那一艘艘巍峨鉅艦,心裡略略安定了下來。
她知道,現在她所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準備,等待這場決定中俄兩國命運地大戰到來。
後世的中外史學家們在論及1905年爆的中俄戰爭時,對於戰爭爆的起因一直沒有明確地結論,一般都認為這場戰爭最初的起因是雙方軍民在邊界的不斷摩擦所導致的流血衝突連續升級,最後擴大形成為一場大規的戰爭。
但一些學認為,如果從史料記載的中俄兩國戰前的軍事佈署來看,兩國政府對未來將要爆的戰爭都可以說早就“心照不宣”,雙方政府在很早以前就都對戰爭做了大量地準備工作,戰前中俄兩國的海陸軍隊早就已經進入了指定陣位,在相互對峙中等待著戰爭地到來。
當中俄兩國正式宣戰時,其實在海陸兩個戰場,戰鬥就已經不知不覺的開始了。
持這種觀點的人在一些場合經常遭到很多主流歷史學家的批評,因為他們的觀點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場戰爭是俄國先挑起來的,中國是在遭受俄國大規模軍事進攻的情況下被迫迎戰,從而拉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一場反侵略戰爭的序幕地。
至於事實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世的學們似乎沒有人能弄清楚了。
月6日,朝鮮釜山外海以東海域。
這一天的早上,一位中國海軍軍官在航海日誌上記下,“共和五年二月初一,驚蟄。天氣睛朗,海況良好。”
中國海軍北洋艦隊第四巡洋艦分隊的“太安”號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