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航空母艦的隊伍當中,有一艘航空母艦的甲板上正冒著熊熊的火光,滾滾的濃煙遮蔽了碧藍的天空,顯然已經受到了重創。
“‘鳳雲’號又中了6顆炸彈和兩枚魚雷,恐怕是要堅持不住了。”
在“龍嵐”號戰列艦的艦橋上,艦隊參謀長張學思中將向大洋艦隊司令孫晨鈞上將說道。
孫晨鈞舉著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騰起了高高的煙柱的海面,沒有說話。
“希望他們能保住航空母艦,”一位參謀軍官說道,“如果‘鳳雲’號真的不行了,可就成了美國人擊沉的第一艘咱們的航空母艦了。”
“咱們的人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張學思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自言自語的說道,“不過,要真是沒辦法了,希望他們別干與艦同沉的傻事。”
張學思話音剛落,便看到又一隊美國魚雷攻擊機向已經受了重傷的“鳳雲”號航空母艦撲了過去,他的心不由得跟著懸了起來。
“來吧快來送死吧美國佬”
伴隨著高射炮手們的吼聲,兩架美國魚雷機被擊中了,機身開始噴出火苗,其中一架美國魚雷擊試圖對“鳳雲”號進行撞擊,但卻被一發高射炮彈擊中,整個機首被炸飛,這架被“斬首”的美國飛機又掙扎著向前飛行了一段,在距離“鳳雲”號不遠處的海面墜毀。
“鳳雲”號航空母艦的艦長宮在岑上校看著冒死逐漸逼近的美國魚雷攻擊機,目光中閃過一絲憂慮。
在他的印象當中,美國人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的打得這麼拼命。
儘管有戰鬥機和護衛艦艇的防空火力保護,而且“鳳雲”號自身的防空火力也很強大,但在美國人近乎自殺式的攻擊下,沒有“龍罡”級航空母艦那樣超強防護力的“鳳雲”號還是遭到了致命的重創。
6架美國魚雷攻擊機好容易衝破了中國驅逐艦的火網,緊貼著海面向已經失去動力的“鳳雲”號投下了魚雷,看著6枚魚枚濺著泡沫向“鳳雲”號襲來,宮在岑上校知道,他已經沒有辦法進行躲閃了。
而就在這時,用拖纜掛住了“鳳雲”號的“建康”號重巡洋艦卻開足馬力向另一個方向駛去,在這艘重巡洋艦的猛力拖曳下,“鳳雲”號的龐大身軀開始轉向,竟然奇蹟般的避開了4枚魚雷
儘管如此,兩枚魚雷還是擊中了“鳳雲”號的右舷艦身,身陷絕境的宮在岑上校痛苦地看到,伴隨著耀眼的火光,巨雷似的爆炸使“鳳雲”號的艦體開始劇烈的抖動了起來,歪向了一邊。兩枚美國魚雷的爆炸將“鳳雲”號的艦體炸開了兩個大洞,隨著海水大量的湧入,艦體猛然傾斜到了10度,並且開始逐漸的下沉。
對於在以前的戰鬥中狀況連連的美國魚雷來說,這一次能夠取得如此的戰果,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美國海軍使用的“馬克…6”型魚雷雷管原設想透過直接撞擊引爆或把魚雷發射到敵艦艦底或附近時,透過磁性撞擊引爆。但由於水下魚雷發射比標尺上的定深要深約11英尺,以前便出現過魚雷擊中目標卻不爆炸的情況,在經過改進之後,“啞雷”雖然減少了,但提前引爆的情況卻急劇增加,為此美**械局則一廂情願地要求將魚雷上的磁爆裝置拆掉,改為直接撞擊引爆。
而經過實戰證明,這樣做的結果是提前引爆的情況是幾乎沒有了,但“啞雷”卻急劇增多。
經過對失效魚雷的拆解分析,美國人這才知道,他們的“馬克…6”型魚雷在正常情況下,在擊中目標之後,撞針由彈簧彈出,穿過前面的導軌打擊雷帽而引爆魚雷。但有時魚雷在垂直命中目標的狀態下,慣性卻使撞針被導軌卡住打擊不到雷帽,因而不能引爆,導致魚雷在多數情況下失效。
在瞭解到了問題所在之後,尼米茲下令軍械局立刻對現有的所有魚雷進行緊急整改,透過減輕撞針的重量,減少撞針同導軌的摩擦,終於解決了魚雷失效的問題。美國海軍從這時起才真正擁有了效能可靠的魚雷(但對於“後媽生的”美國潛艇部隊來說,寶貴的時間和機會就因為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和美軍各部門之間的扯皮推諉而實際上被白白的浪費掉了。如果這個問題在“中途島…珍珠港戰役”之前能夠發現並及時得到解決,珍珠港攻防戰的結果很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
尼米茲的努力,今天可以說終於看到了成果。
美國魚雷的爆炸還引燃了燃油艙的燃油,當一位軍官向宮在岑上校詢問是否要組織人救火時,宮在岑艦長搖了搖頭。
“不要讓大家白費力氣了,”他看了看艦體上升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