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三級戰列艦,最好能在彼此噸位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從速度、火力和防護三方面全面蓋過英國地“君權”級戰列艦。
如果能夠作到這一點,將意味著中國可以在世界第一海軍大國面前真正的抬起頭來!
但目前,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困難重重。
可孫綱作為一個“光榮”的“穿越者”,熟知海軍發展史的他其實已經知道了後人經過無數次“痛苦”的“探索”後,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所以。當著眾多的船舶設計專家的面,他給出了令這幫人瞠目結舌的答案。
那就是,把主炮塔由“雙聯裝”變成“三聯裝”!
他地設計方案是,將前後的主炮塔由原來的雙聯裝炮塔設計變成三聯裝的主炮塔。這樣,在一舷齊射時,可以同時擁有6門320毫米主炮地火力,對付“君權”級戰列艦的4門343毫米主炮,將擁有無可比擬的火力優勢!
據孫綱所知,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三聯裝主炮戰艦應當是十幾年後的奧匈帝國的“奧匈君主”級戰列艦,現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這個“專利”又讓他這個小小的中國人給無情地“剽竊”了!
“奧匈君主”級戰列艦裝有四座三聯裝305毫米主炮。採用地是前後各兩座炮塔地揹負式炮塔設計。排水量也超過了0噸。眼下揹負式炮塔的諸如炮塔旋轉及供彈系統地一些技術“瓶頸”還需要時間來專門研究解決,所以他現在還沒法子弄一箇中國版的“奧匈君主”出來。但是弄個有“中國特色”的三聯裝主炮的“無畏艦”出來,還是可以滴。
三聯裝主炮的優點是在堅持火力密集度的同時減少了炮塔數,在艦體強度允許的情況下,三聯裝炮塔無疑可以擁有更密集的火力,比如,一艘同是裝備305毫米主炮的戰列艦,安裝四座雙聯裝炮塔,主炮有八門,而且火力比較分散,而裝三座三聯裝炮塔,不僅炮塔數減少了,而且主炮數增加到九門,火力也更加集中。
在目前還不能採用先進的揹負式炮塔的情況下,為了增強火力密度,採用三聯裝炮塔的設計,應該是個很好的選擇。
同樣是六門320主炮的情況下,兩座三聯裝炮塔的重量比三座雙聯裝炮塔的重量要輕得多,而火力密度卻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採用三聯裝炮塔設計的話,前後主炮塔的重量要比雙聯裝炮塔重許多,會導致整個軍艦“兩頭沉”,對此,孫綱的解決方案是,將兩座三聯裝主炮塔沿中軸線向中部移動,將重心後移,同時加寬艦體中部,並讓艦體前後變窄,並取消水下衝角,這樣的話可以保證整個軍艦的穩定性,而且有利於提高軍艦的航速。
聽明白了孫綱的這個“劃時代”的設計,孫綱看到這些船舶設計人員的眼睛一個接一個的亮了起來,就知道,他這個“無畏艦”方案已經被這幫牛人透過了。
“這將是一艘真正的全新意義上的戰列艦,她的出現,不僅僅是對中國海軍實力的改變,對全世界海軍的發展,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白里安鄭重地對孫綱說道,“可以不客氣的說,世界將因您而改變。”
“咱們中國要是多有幾艘這種鐵甲鉅艦,海疆從此可深固不搖了。”魏瀚看著孫綱,有些激動地說道,
孫綱看著他們,只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白里安說的這些“讚美之詞”,其實也是他心裡擔心的。
西方列強如果知道了這種採用全新設計的戰列艦在東方中國的出現,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
據史書記載,繼奧匈帝國之後,俄國和義大利也都率先造出了自己的三聯裝炮塔的“無畏艦”。現在孫綱不敢肯定,如果中國的三聯裝主炮“無畏艦”先出現在世界上的話,會對以後的歷史程序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當年英國“無畏艦”的建造期間,英國可是推遲了所有戰列艦建造計劃(包括未完成的前“無畏”級戰列艦和“無畏”級的後續艦“貝樂洛豐”級戰列艦),並吸引了全世界海軍的眼球,“無畏艦”下水後,則立刻引發了一場主要西方列強之間的軍備競賽,其規模絕不亞於後世的核軍備競賽!
西方列強會願意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在東方存在嗎?
事實上,熟知歷史發展程序的孫綱早就知道,因為中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如果真正的發展起來,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講,對西方國家是不利的。而整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西方國家扼制中國的發展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無所謂用“好和壞”來評價他們的侵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