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有什麼好辦法?”張蔭桓奇怪地問道,“總不能因為這個和俄國人打起來吧?孫綱仔細地想了想,現在同俄國人開戰根本不現實。俄國國內局勢雖然不穩定,但還沒有到崩潰的地步,偉大的革命導師目前應該還在西伯利亞流放地和愛侶共度“二人甜蜜世界”呢,應該是沒功夫回去領導革命運動,就是能回去的話恐怕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讓俄國人改主意,還是得就近想辦法。
“打是不能打,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孫綱突然有了主意,說道,“明天樵野先生你們繼續和他們談,並順便幫我給那位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先生捎個話,說我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想上印度女皇號艦上去拜訪參觀一下,增進大清海軍和英國海軍地傳統友誼。”
“我明白了。”羅豐祿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說道。“敬茗老弟果然厲害。”
“怎麼回事?”張蔭桓奇怪地看著他們問道,
“我也知道了。這確實是一著好棋。^^^^”伍廷芳也笑著說道,“樵野兄就依計行事好了,這回俄國人要是不同意咱們的那個提議,可就出鬼了。”
“敬茗是幫辦北洋軍務的,也是咱們這些人裡面地軍事方面的代言人,那些個俄國軍人敢不聽外交大臣的,敬茗就要想辦法壓壓他們地氣焰。”羅豐祿對張蔭桓說道,“樵野兄還不明白麼?”
“原來是這麼回事。”張蔭桓明白了,點了點頭,嘆息了一聲,“敬茗小小年紀,智計百出,我們這些人一比起來,是真的老了。”
“還是等此間事畢,樵野兄再言老吧!”羅豐祿笑道,
會議進行的第二天,孫綱和金詠慶(朝鮮軍方代表)等人在英國海軍人員的陪伴下,上了英國海軍王牌主力艦“印度女皇”號上拜訪。**
“印度女皇”號戰列艦,同屬“君權”級戰列艦,中國的“龍揚”號戰列艦比她略小,但各方面效能相差無多,“印度女皇”號原先一直在英國海峽艦隊服役,因為中國和日本再度開戰,“印度女皇”號和“雷米利斯”號一起,從歐洲前往東方“觀戰”,想看看世界海戰史上,第一次萬噸以上的戰列艦面對面的對陣交鋒會是個什麼樣子。==
說來也怪,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隊地大英帝國皇家海軍長期沒有“施展拳腳”的“機會”,反而是英國海軍的“學生”的、僅有一二艘戰列艦的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卻一有機會就要“大打出手”!
身為“老師”,還得千里迢迢跑來看“學生”打架,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教訓”,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可中日“壹岐海戰”地結果卻讓“老師”大跌眼鏡,在二對一地情況下,兩艘英國造的巨型戰列艦居然被全部擊毀,中國海軍地“龍揚”號戰列艦在遭受猛烈的炮火襲擊之後仍然顯示出了無與倫比的強大戰鬥力,讓全世界為之刮目相看,這場海戰對世界各國海軍以後發展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海戰的結果表明,即使有再多再強的快速巡洋艦,火力和防護性上的差異也決定了,它們集體面對一艘戰列艦的時候,所能取勝的機會也是極小的。
大東溝海戰後,軍事觀察家們都普遍認為,大口徑重炮的發射速度過慢,雖然即使打中一炮就可以給對方造成致命的傷害,但大量速射炮的使用對敵艦造成的綜合傷害應該會更大。^^^^所以世界各國海軍在戰艦的火力配備上,開始傾向以大中口徑的速射炮為主,但壹岐海戰後,大口徑重炮的價值又體現了出來,各國海軍又重新對大口徑重炮予以關注,開始考慮如何提高大口徑重炮的射速和準確度,海戰的方式因而又發生了變化。
在海戰中艦隊應該採取何種陣列對敵方面,中國海軍採取的傳統“亂戰”戰術被證明依然有效,在隨後中國的另外幾支艦隊發動的對日本人的進攻中,無一例外的都摒棄了整齊的佇列戰術,全部採取“亂戰”的方式,給日本海軍造成了巨大損失,而日本海軍耗時費力的“t”形陣列戰術被證明在大規模編隊作戰時可能有效,但面對“亂戰”,卻根本發揮不了什麼威力。
這一系列海戰的結果不得不讓大英帝國正視這樣一個現實,就是,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海洋大國。
中國憑藉一定的外部技術幫助竟然能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如此威力強大的戰艦,顯示出了她未來強大的工業生產潛力,中國現在還是個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國家,可一旦在一個開明的、強有力的政府的領導下,開始向工商業為主的經濟轉型,所能迸發出的巨大能量,一定會震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