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況出來了,大獲全勝!
楊潮損失三百多艘戰船。但是在南京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將清軍艦隊消滅。這更是提氣的事情,相比那三百多艘戰船,不值一提。
潰散的清軍水兵,當他們有的累的跟狗一樣爬上江岸,迎接他們的是披甲執銳的明軍,要麼被殺,要麼選擇做俘虜。
最後收攏了上萬俘虜,等待這些人的命運。就跟新江口那二十萬俘虜一樣,做苦力直到死,要是他們早知道這種結局,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選擇投降活命,或者他們會不會選擇投降清軍。
這戰果楊潮自然是極為滿意,甚至頗感吃驚的。
他甚至認為,有史以來恐怕都沒有比例懸殊到這種程度的水戰了吧。
其實楊潮不知道的是,一百多年前,當葡萄牙人剛剛開通東方航路,那時候四處劫掠。在印度攻佔海港,在波斯灣攻佔阿拉伯人的城堡,惹得印度洋勢力反撲。阿拉伯人和印度人聯盟組成聯合艦隊。出動了兩千多艘船和兩萬多個士兵,結果卻被葡萄牙人出動十九艘船隻和一千八百多士兵給大敗,讓葡萄牙一時稱霸印度洋。
雖然楊潮船少,但是相比葡萄牙和印度、阿拉伯聯盟的實力對比,還是強了很多的,而且印度、阿拉伯人的船可是海船,在一百比一的情況下被打敗,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同樣不知道外面世界的老百姓,也同樣很高興。
親眼看著自己的軍隊打勝仗。南京城百姓自發慶祝起來,鞭炮是最基本的。許多酒樓、飯館在街道上當街大擺流水席,所有人來吃不要錢。
有錢人見到乞丐。也不惜拿出白花花的銀子,扔進他們的破碗中。
無數聚在一起,交流著他們看到的戰況,還有對兵法的認識。
楊潮則立刻將戰況做成了捷報,讓船隻過江去,立刻向揚州、淮安等將被府縣傳遞,藉此儘快穩定因為自己大軍撤離而有些驚慌的百姓。
同時也向著南方傳遞,透過官府的驛站,將大聲清軍的訊息,往浙江、往江西傳遞,藉以安撫因為清軍打下九江,而人心惶惶的江西,還有跟江西相鄰,多次被江西的流寇、土匪攻擊過的浙江。
楊潮此時發覺,寫捷報太費力氣了,乾脆找人印刷,可是印刷捷報讓楊潮突然想到,為什麼不乾脆印刷報紙呢。
以前楊潮曾經想過,可是沒敢實施,因為報紙意味著控制輿論,先讓滿朝文官,尤其是一直掌握輿論的東林黨,是不可能讓楊潮這麼做的,如果以前楊潮印報紙,勢必引起文官和東林黨的反擊。
現在楊潮不在乎這些了,因為要將南京獻給清軍一事,東林黨的名聲肯定大受影響,別說外界了,就是他們自己內部,此時也產生了裂痕,那些心中還有忠義的東林黨人,對錢謙益等人大為失望。
而反對者已經開始了攻擊,阮大鋮就幾天內就寫了十幾封彈劾奏摺,把錢謙益、王鐸,到劉宗周、高鴻圖等人罵了一個遍,狠狠出了一口惡氣,因為東林黨的阻撓,讓阮大鋮在浙江窩了一年,馬士英多次舉薦他,都因為東林黨人的反對而作罷。
楊潮當然不會管阮大鋮的彈劾了,此時朝廷都快崩潰了,誰還會看這些奏摺。
楊潮當務之急是找到皇帝,已經派兵在附近搜尋了,楊潮認定小皇帝不可能走遠,分析他最後可能是往南方逃去了,讓人到蘇州,到杭州一帶打探,可是一連幾日都沒有訊息。
而城中卻出現了文官的辭官潮,這些文官給的理由是,他們愧對先帝,無顏面在做官。
楊潮放了這些人,沒有問罪他們,第一個原因就是希望留著他們,繼續將官府的架子搭起來,沒有這些文官,楊潮如何驅動六部,如何還能以朝廷的名義繼續穩定江南呢。
所以楊潮是好言安撫這些人,表示自己絕對不會秋後算賬,楊潮還以為這些人是害怕。
可是這些人脾氣卻大的很,辭表一上,也不顧有沒有人看,收拾行李就走。
楊潮心中惱恨,一個漢奸,囂張什麼。
這些人掛印辭官後,留下一個空蕩蕩的空殼子給楊潮,讓楊潮不勝煩惱。
倒也有沒走的,王鐸沒有走,錢謙益沒有走。
王鐸大概是出於大局考慮,而錢謙益估計是捨不得官位。
一心想將皇帝先找到的楊潮,此時顧不得這些文官,好吧,既然不想當官,那就不要當了,離了張屠戶還不吃混毛豬了,反正楊潮已經有了經驗,乾脆直接找吏員們。
這些吏員家在南京,總不能也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