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德軍山地部隊都是精銳,他們這一次的進攻目的實際上是在掩護一直德軍特種部隊。斯科爾茲內率領的400人左右的特戰部隊要在高加索山脈的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建立一個火箭炮陣地。射程460公里的火箭炮在海拔5600餘米的山峰上發射,藉助巨大的落差可以威脅到半徑600公里的區域。這對在高加索作戰的蘇軍來說無疑是一條令人喘不過起來的枷鎖!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斯大林默默的看著地圖盤算著德軍的下一步動向。本來這個活兒不是他要乾的,但是他實在是想知道。因為這個訊息意味著蘇軍被割裂,被各個擊破!這樣的局勢讓他不得不想起——第一階段的蘇德戰爭,蘇軍吃夠了這樣的苦頭!於是他下令,這個高海拔的陣地一定要破壞掉!
白起打算用先進的裝備來維持這個陣地的運轉,他知道這樣的炮兵陣地價值巨大。蘇軍一定會竭力破壞的。於是他只好派出德國最精銳的部隊,斯科爾茲內領導的特戰部隊還未執行過關鍵任務。這一次他們將要影響戰局。
德軍強大的情報能力和末端制導火箭彈精確的攻擊能力強強聯合,最終打造了一把讓蘇軍極其難過的利劍!陸航大隊運載著數百噸物資在高達5000米的山上著陸,他們運來了維持士兵生存環境的裝置、補給和彈藥。在儘量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德軍要在山上人不知鬼不覺的建立一個威力強大的基地。這裡常年積雪的環境和極低的能見度保證了垂直髮射的火箭彈放射的時候很隱蔽,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保證了蘇聯紅軍很難找到這裡來。
當初打洞的機械螞蟻而今又開始了工作,它們在這座山上打出了一個個規模很大的山洞,這裡隱藏著致命的火箭彈!圍繞著山體一週,螞蟻們打出了數十個大洞。巧妙的組成了一個個穩固的防禦陣地,保護著火箭炮陣地不受任何的威脅。
這裡的守軍部隊人數在200人左右,他們操縱著兩門火箭炮,兩門155毫米加榴炮,四門120速射迫擊炮,十六挺20毫米榴彈發射器。每個人都按照山地兵的標準武器配置裝備著10毫米半自動步槍,和一系列裝備組成的套裝。他們佔據著厄爾布魯士峰上面易守難攻的區域,威脅著附近所有的交通線路。蘇軍要想把這個堅固的據點拔掉有很多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首先他們不具備這樣高海拔條件下作戰需要的武器裝備,他們的大炮、飛機等武器不能在氣候條件惡劣的山峰上空停留足夠的時間。這導致了駐守峰頂的200個德國小夥子們可以從容的瞄準600公里之內任何的目標。他們操縱著威力巨大的可控火箭彈想打誰就打誰!蘇軍對此毫無辦法!
這個陣地的建設工作只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期間陸航大隊立了大功。他們出動了多達1200架次的運輸直升機,所有的機械工程裝置,機械螞蟻、物資彈藥都在他們井井有條的工作中及時的出現在厄爾布魯士峰上,五個陣地按照事先的設計隱蔽在山地環境中,一條條山洞隱藏著令人膽寒的大殺器,一個個隱蔽的觀察點結合一個個火力點控制著上山的各個途徑。蘇軍要想透過步兵滲透的方式攻擊這裡勢必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傷亡。
主持這裡工作的是德軍優秀的雪絨花山地師(獵兵師)師長迪特爾。他有很好的山地作戰經驗,在一覽無餘的厄爾布魯士峰的沙盤上分佈著他的部隊。據此,他可以很輕鬆的做決策,對敢於進犯這裡的蘇軍進行毀滅性的打擊。他一手控制著部隊的後勤,維持好200人部隊的運轉就是他的主要任務。他們可以控制透過高加索山脈山口地區的幾條關鍵道路,是白起很倚重的部隊。
這樣的利用地形,利用先進技術封鎖蘇軍南北高加索通道的做法很經濟實用。只是需要部署很少數量的兵力就能有效的控制各大交通線路。白起在視察這個高海拔的陣地之後立刻通報了所有的元帥們,希望他們能夠從中學習到新的戰術,獲得啟迪。他立刻再一次的組織建設了數十個這樣的基地,很快就在巍峨的高加索山脈上形成了一條穩固的鎖鏈,有效地把蘇軍南北軍區分隔開來!
就這樣,本來應該是蘇軍助力的高加索山脈反而變成了德軍用來阻止南北蘇軍聯絡的天然屏障。白起把他的人數不多的部隊用先進技術武裝起來,在地形惡劣的高加索山脈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區區幾萬人規模的部隊就成功的掐斷了蘇軍的聯絡,到如今南北高加索軍區只剩下了裡海岸邊有限的一條交通線路。而且很不幸的,這裡也時常遭到德國空軍和火箭彈的襲擊。
德軍精銳的山地部隊分佈在高峻巍峨的高加索山脈之中,他們明顯比蘇軍同行要專業很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他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