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鐵架臺、火爐、裝酒精的瓶子、接冷凝水的桶。

然後開啟蒸餾器上面的活塞,向裡面注入了一半的酒,又塞好塞子。

開啟上面大水箱的閥門,讓水不斷地流入冷凝管中,在蒸餾器的外夾層裡注入冷水,開始加熱。

一邊加熱一邊檢視著夾層裡水的溫度和冷凝管裡的溫度,控制好水從水箱中放下的速度,不讓冷凝管發熱。

當夾層裡的水還沒有沸騰的時候,就有酒精從最後面的管中流出來了。

增雲用手指在管口挑了一滴酒精,檢視揮發速度,很快,看這樣子估計濃度至少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了吧!

就這樣忙碌了一天,制了十大瓶子的蒸餾水(大約三十升吧)和六瓶子的高濃度酒精(大約使升左右)。

增雲拿回家一大瓶子蒸餾水和酒精備用。

第二天,增雲用黃豆餅粉、方糖塊、消石、芒消、石灰石製成了培養液,裝瓶,蒸汽滅菌,晾涼以後,在另外準備的已經用大概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消過毒的操作間裡將用木片從水果上刮下來的青黴菌轉移至培養液中,保持大約二十七攝氏度(當然是增雲用身體面板感應到的大概溫度)下發酵了七天七夜,這七天七夜是青黴菌生產青黴素的關鍵時期。

在青黴素發酵時期,增雲在自己府裡用大米粉、消石、芒消和放糖塊的水解物配成靈芝母種培養基,然後用從聖醫堂取回來的蒸餾水和酒精將靈芝清洗消毒,用刀分離靈芝,將菌肉組織切成指甲大小的小塊兒,放入母種培養基的表面。在三十度左右置於陰處培養三天,開啟培養陶瓷罐,可見潔白、纖細、平坦、緻密均勻的菌絲體,用此作為母種。

然後又用碎木屑、麩皮、方糖塊兒、石膏、水製成原種培養基,接上母種,在二十八度左右避光培養,等一個月天以後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又將後園子大棚裡的細沙土和蔥山上取回來的腐殖土各半混勻,將浸種之後的人參種子撈出拌入沙土中。

這靈芝原種培養和人參種子的催芽工作就交給玉竹了,當然現在只是保溫工作而已,玉竹完全可以勝任的。

這邊忙完,聖醫堂找來了,因為那邊的時間到了。

增雲又急忙來到聖醫堂從發酵物中提取青黴素。

先用布將發酵液過濾,得到濾液。

然後分裝入分液漏斗中,再用等溶劑的植物油萃取,幾個人分別抱著分液漏斗搖勻然後靜止約一刻鐘。

一個人從上面看著,一個人開啟下面的閥門開始分離。

青黴素不溶於水(發酵液不是純粹的水),此時分為三層,上層是脂溶性的油層,中間是既不溶於油脂也不溶於水的雜質,下層是水層,青黴素就在上層的油層中。

將下面的都放完之後,才用已經用酒精消過毒的晾乾了的陶瓷瓶子接上面的那層油脂。

緊接著,增雲又用食醋配成的水萃取了一遍,仍然取的是油層,加入百分之三磨成粉末的碳粉(當然與前世的藥用炭無法比擬)充分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