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詩是這樣寫的:我所知道的幫助窮人的最佳途徑,就是不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這是不是最佳途徑姑且不論,但我們很難看到“透過降低自己的幸福程度或生活標準來幫助窮人”這樣的現象。除非你錯誤地認為天地間普遍存在一種“補償存款”(即你擁有的多了,別人的就少了)而不是物質財富無限豐富。同樣,你不能透過讓自己變得不快樂,來幫助不快樂的人。
一位女士曾經對我說:“我的同事工作起來既可憐又沮喪,所以,看著他們工作時死氣沉沉,我就覺得自己享受工作、快樂做事是否過分,於是,我努力剋制自己幹工作時興高采烈的傾向,以便不惹惱他們,或使他們感覺更糟。”
快樂不是透過“補償存款”給予的。快樂的她並沒有耗盡同事們失去的那部分數量有限的快樂。她的快樂不存在不平或自私之說。即便有意識地壓抑或減少自己的快樂,她也不能把自己的快樂提供出來,自動傳遞給他們。快樂(或繁榮)並非商品,它不是三個逃難者共居孤島上的最後一塊方糖,也不是幾個人同時被鎖住的密閉容器中只能用上最後一小時的氧氣。
快樂存在於當前而不是將來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我們永遠都不在活著,而只是希望活著;有希望總是快樂的,但如果從來只想著未來,不快樂就是必然的。”
我發現.我的病人之所以不快樂的最普遍原因,就是他們希望按照“延期支付計劃”來過日子。他們並沒有活在現在,也沒有享受眼前的生活,而是坐等某些未來事件發生。洞房花燭夜,找到一份好工作,購房款付清,孩子熬到大學畢業,完全某項任務或者取得某個勝利,這些時候他們才會快樂,而現在他們總在失望。快樂是一種心理習慣、一種精神態度,如果眼下學不會快樂、不能歷練快樂之道,就永遠不會經歷快樂。快樂不能建立在解決某個外部問題上。一個問題解決了,另一個問題又會出現並取而代之。人生就是由一連串問題組成的。如果你想永遠快樂,就必須現在就快樂(的確如此!),而不是“因為什麼”而快樂。
快樂是一種可以培養和形成的心理習慣
亞伯拉罕·林肯說:“多數人由於下決心要得到快樂,所以已經離快樂不遠。”
心理學家馬修·N·查佩爾博士說:“快樂純粹是內心的事。製造快樂的不是物體,而是觀點、想法和態度,而後者是個體與環境無關的自身行動建立的。”
除聖人之外,沒有人能夠任何時候都百分百快樂。正如蕭伯納一語道破的那樣,如果任何時候都百分百快樂,那麼我們可能非常悲慘。不過,我們可以透過思考和作出簡單決定變得快樂。我們可以花很多時間去想高興的事,無論眼下有多少雞毛蒜皮的小事或日常生活所處的環境多麼讓我們不快。從很大程度講,我們之所以對無關緊要的苦惱、挫折以及類似東西脾氣暴躁、發洩不滿、心存怨恨、過於敏感,純粹都是出於習慣。我們對這些東西一直都如此反應,以至於已經成為習慣。這些習慣性的不快樂反應的來源,很多都是因為我們將有些事情理解為對自尊心的打擊。司機在不必要的時候向我們按汽車喇叭,有人在我們說話時打岔或表現冷漠:有人在我們以為她應該打招呼的時候卻沒有打。甚至連那些與個人無關的事也會被我們理解為對自尊心的公然蔑視。我們希望趕公共汽車,它卻不得不晚到;我們計劃去打高爾夫球,老天卻開始下雨;我們需要趕航班,公路交通卻恰恰亂成一團。我們的反應於是便是生氣、抱怨、自憐,或者換句話說,就是不快。
不快樂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本來與個人完全無關的事,我們卻非要讓自己對號入座。
不要再讓事情擺佈你
我發現,這種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不快本身的武器——自尊。“你有沒有看過某個電視節目,見到某位主持人操縱觀眾?”我問一位病人,“他發出一個訊號,意思是‘請鼓掌’,於是每位觀眾都鼓掌。他又發出一個訊號,意思是‘請笑笑’,於是每位觀眾又都笑起來。觀眾就像溫順的綿羊或任人擺佈的奴隸,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溫順地作出相應的反應。你的表現像這一樣。你在讓外界事件和其他人來指示你該有何感受、該作何反應。你表現得就像一個聽話的奴隸,當環境向你發出訊號說:‘快生氣。’‘變得不安。’‘現在是感到不快的時候了。’等等時,你就作出相應的反應。”
掌握並形成快樂的習慣,你就會變成主人而不是奴隸,正如羅伯特·路易斯所言:快樂的習慣能使一個人擺脫(或基本擺脫)外界環境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