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者面露喜色,道:“佛法精深,那可要稱一聲師父了,敢問一句,你們可是要去莊裡?”烏平道:“正是正是!”
三位老者移步到了路旁,道:“我三個也是此莊中人,素喜佛經,那便回頭再請教了,聖僧請。”
唐僧坐馬上還了個禮,四人越過這三個老者,向前疾行進了莊子。唐僧下了馬,尋一家大些的宅院走了進去,他禮數週全,自然頗討人喜,於是用了齋飯,在這戶人家歇息下來。
剛進了廂房坐定,忽聽外面有人叫道:“大唐來的聖僧可在?”
唐僧開門一看,正是路上遇見那三個老者,於是施禮道:“三位老丈,貧僧起手了。”老者道:“聽聞聖僧高徒曾言,聖僧精深佛法,小老兒我也曾誦過幾年佛經,有許多不解之處,還望聖僧不吝賜教。”
唐僧道:“承過獎,承過獎,賜教不敢當,倒可一同談經論道。”唐僧將這三位請到屋內。假悟空、烏平和紅孩兒三人,哪有一個愛讀經的,見他四個談起經文來,不知要幾個時辰,便都避讓了出去。
一老者坐定,道:“聖僧可曾聽說過‘圓頓’?”
唐僧點頭道:“這個自然知道。”
老者又道:“素聞‘圓頓’乃是成佛之法,不知是否確有其事?”
唐僧笑道:“圓頓乃是大法,雖能成佛,平常人卻終其一生不可得,修佛不比其他,若無根基,哪有許多天大機緣落在身上?”
老者點點頭,道:“多謝聖僧,我再問一句,‘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又是何意?”
唐僧道:“萬法歸一,人之本來面目無甚分別,修至最後,或許只得一個佛字。但至真至理雖只一個,入門途徑卻千萬種之多,無需刻意擇選。”
又有一老者道:“聖僧所言真如醍醐灌頂,佩服佩服,我有一問存疑多年,還望聖僧指教。”
唐僧道:“老丈無需客氣,但問便是。”
這老者道:“‘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此句何解?”
唐僧讚道:“三位老丈讀得廣博!”
老者道:“哪裡哪裡,都是潦草看了。”
唐僧道:“這一句是說,有錯無妨,只要虔心懺悔,不再犯過,便能將業障連根拔起!”
老者問道:“多大罪業都可?”
唐僧道:“都可!”
老者道:“殺一國之人,再行懺悔,可否?”
唐僧一激靈,道:“那怎麼可?”
老者呵呵笑道:“素聞唐王征戰南北,手底亡魂不計其數,若罪業不可赦,他想是要下十八層地獄了。”
唐僧心中生疑,問道:“三位老丈高姓大名?”
第三四六章三羽士
這老者聽唐僧問起姓名來,呵呵笑道:“村野之人,早忘了姓甚名誰。”
唐僧道:“此地離東土極遠,老丈如何聽說過唐王之事?”
老者道:“大唐乃上邦大國,偶有些舊聞傳至此處,也不稀奇。”
唐僧道:“我大唐天子安邦定國,百姓得福,這一來一往,卻是功大於過,人間爭鬥事,豈能斷章取義?”
老者點了點頭,呵呵笑道:“果然聖僧出語不凡,三言兩語便叫老漢茅塞頓開。”
唐僧初時以為這三人乃是刻意為難的,聽這麼一說,確是真心求教,自己倒是想多了。
又另一老者問道:“敢問聖僧,‘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又是何意?”
唐僧想想道:“莫著相,一切順其自然。”
老者道:“這可是‘道法自然’?”
唐僧一聽,提防心又起,道:“我佛門講的是因緣,與道法自然另有不同?”
老者笑道:“聖僧才說順其自然,這時又不認了。”
唐僧道:“這位老丈,你倒是讀佛還是讀道?”
這老者道:“我與他兩個不同,他兩個讀佛多些,我卻讀道多些。”
唐僧道:“道門法論,頗多自相矛盾之處,若老者不棄,貧僧願為釋道。”
老者道:“願聆高論。”
唐僧道:“道門者,稱道也,敢問老丈,天上地下,唯道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這話是對是錯?”
老者道:“自然不錯。”
唐僧笑問道:“世人都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至極最大,為何法自然乎?若以此論,自然才知至極之法!”
老者道:“道法自然,道即是自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