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組裝竹筏完畢,你們需要划著自己的竹筏到淺海區的紅線處。”賴秋風示意不遠處的淺水區,那裡有水上漂浮球,並搭起紅線,“划過去後你們就可以召喚裁判,如果裁判認可,他會發給你一個水晶球。”

賴秋風拿起一個綠色的水晶球給選手們展示,“每一個專案完成後,你們都會得到這樣的水晶球,並開啟下一個專案。最快集齊七個水晶球的隊伍,即為今天的獲勝者。”

賴秋風耐心地向選手們解釋規則,一一解釋清楚後,他說:“當我喊‘開始’時,競技正式開始,你們去找個竹堆,趕緊動手。”

看選手們躍躍欲試,賴秋風高抬起右手:“一,二,三——開始!”

☆、第30章

隨著賴秋風一聲令下,選手們衝了出去,風風火火地朝目標地奔去,跑得快的;自然選擇最近的竹堆,不過;這相差並不大。

龍易和柳絮、劉春光和袁芝芝,兩支隊伍自然選擇了緊挨著的竹堆,竹子是處理過的,枝葉早已經被剃乾淨,連長短都一致;選手們只需要將竹子排列好;用正確的捆綁方法將其牢牢綁好,一個簡易竹筏即可製成。

龍易和柳絮上個賽段就合作過,製作竹筏算是得心應手;他們有條不紊地將竹子排列好;龍易有自己的捆綁方法,柳絮並不干涉;她知道;在許多方面;他的確比她強許多。

經過幾十分鐘的奮戰,選手們的竹筏陸陸續續做好,柳絮和龍易一人持一根竹竿將竹筏撐出去,劃出二三十米就到了紅線處,那裡還停著工作人員的小艇,選手們可以將竹筏和小艇連線在一起,因為,下一個專案,他們需要平穩的環境。

可節目組故意跟選手們作對,他們需要在飄飄搖搖的竹筏上完成。

下個專案是:製作貝殼工藝品。

遊戲規則:選手們收到了一大袋顏色各異、形態不同的貝殼,黏合膠水,以及一張作為工作臺的小桌子,他們將把桌子架在竹筏上,在搖搖晃晃的環境下,按照樣品製作一件貝殼工藝品。

可惜,樣品並不在他們身邊,在二十幾米外的一艘小艇上。選手們需要游過去看樣品,並牢牢記在心裡,再游回竹筏組裝。當然,他們一次肯定無法記住全部細節,只能多次往返。

這個專案,考驗選手們的記憶力和動手能力,還有體力。

柳絮和龍易去看了一次,細節太多,他們分工記住屬於自己的部分,再游回來將那些形態各異的貝殼黏在一起。這個專案比製作竹筏難多了,游泳之後,柳絮能記住的只有一小部分,開始快速黏合貝殼,做著,做著,聽到龍易說:“你做錯了,這個部位用七個圓形貝殼就夠了。”

柳絮用了九個:“你確定是七個?”

龍易點頭,手上動作不停,專注地黏合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

柳絮仍表示懷疑:“你剛才又不負責記這部分!”

龍易不吭聲不辯解。

柳絮不確定,她游過去再看了一次,龍易是對的,柳絮有點懷疑龍易到底記住了多少。他的目光偶爾會瞄一眼遠處放著樣品的小艇,樣品端正地擺放在小艇前端,但隔了二十多米的距離,柳絮只能看見它的輪廓,哪能看見具體細節?

龍易能看見嗎?他偶爾會不經意抬頭,朝遠處看兩眼。貝殼工藝品對柳絮失去了吸引力,她更感興趣的是龍易。

那麼長的尾巴居然能變成腿?多不可思議。

柳絮悄悄瞄了他的長腿一眼。

她不下水,龍易也不下水,直到他覺得有點不對勁:“你能記住這麼多嗎?”

“我動作比較慢。”柳絮道,其實她偶爾會貌似不經意地問龍易一兩句,譬如“這個尖尖的貝殼是放這裡嗎?”“是先放紅色的,還是先放綠色的?”龍易會順口回答,柳絮相信他是對的,一直做下去。

雖然,她腦子裡完全不記得。

龍易開始偶爾偷瞟一眼離他最近的劉春光,柳絮繼續偷瞄他。

她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劉春光下水後,龍易會跟著下水,表示他已經不記得細節。或者,劉春光下水三次,他下水兩次……嗯,他劉春光更聰明,記憶力更好。

可實際上,柳絮敢打賭,他什麼都知道——他的呼吸始終均勻,沒有急促,沒有緊張,沒有慌亂,完全不似競賽的狀態。至於他是記憶力超群,還是一眼就能看清遠處的樣品,柳絮不得而知。

他只是裝作他不知道,他會比大多數人做得更快,快得惹人稱讚,但不會快得離譜;偶爾會發出兩聲抱怨,甚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