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的是去算個賬,一天竟然有五毛錢的工資,可見知識就是力量,可惜的是兒子沒有考上大學,要是考上了,以後也能吃公家飯。
姚四海嘆嘆氣,不放心的叮囑:“年娃子,給糧站算賬可不能三心二意啊,要是算錯了,那可是大事。”
雖然不知道有什麼後果,總之很嚴重就是了。
姚祺年對心算很有把握,悠哉悠哉道:“爸,你就放心吧,不會出差錯。”
姚祺芳捧著飯碗,不客氣的拆他臺:“二哥,你記得你高考數學考多少分不?”
“多少?”
姚祺芳遞給他一個“我就知道你忘了”的表情,老神在在的提醒他:“我要沒記錯,你只考五十分。”
姚祺年擦擦額上的汗,他哪知道原身的數學這麼差。。。
轉天天還沒亮,姚祺年就起了,在家吃過早飯,步行將近一個小時才到公社糧站,馬連成已經到了,算盤撥得噼啪響,正忙得不可開交。
“大年,你來了啊,先坐,等一會我帶你熟悉下情況。”馬連成忙裡抽閒招呼他。
“你忙你的,我先轉轉。”
“行,那一會我去找你。”
姚祺年點頭,兩手背在後,跟個小老頭似的在糧站裡四處溜達。
糧站面積不小,有兩個生產院那麼大,房屋也比平常住的瓦房高,灰白水泥牆上印刷著鮮紅標語,一排坐北向南的五間房被打通用作糧倉,糧倉門開著,門口停了輛解放大卡,幾個莊稼漢在往大卡車上搬稻穀。
開解放大卡的司機坐一旁抽菸。
姚祺年瞄了眼地上的煙盒,牡丹牌香菸。
嘖,格調很高啊。
這年月,有三個職業最吃香,賣豬肉的大師傅,百貨商店的銷售員,還有就是開解放大卡的司機。
前兩者的好處不必多說,單就開解放大卡的司機而言,他們常年走南闖北,無疑見多識廣,最關鍵是會開汽車的人實在少,要是掌握這門技術,無論到哪兒,別人都會另眼相待。
姚祺年沒別的事,乾脆跟開卡車的司機嘮起了磕。
司機姓林,林師傅很健談,幾句話不說,就開了話匣子,跟姚祺年天南海北說不停,姚祺年有心想知道別處情況,說話間自然就往他想探聽的方向引。
“你說這車稻穀往哪送啊。”林師傅指指北邊:“往咱們涇河對岸的江北市送,要稻穀的是個食品廠,別看是街道辦的廠,大著呢,咱們平常吃的江米條、米糊糊,還有麻餅,都是這食品廠產出來的。”
姚祺年不解:“他們當地沒稻穀?怎麼還從咱們這邊調運?”
林師傅瞧了眼姚祺年,眼神有些怪異,不過還是道:“涇河南產稻穀,涇河北種小麥,你不知道啊。。。大兄弟,你咋長大的?!”
作者有話要說: 想想還是讓男主富起來再娶女主,這樣女主能少受點罪~
第5章 前往江北
姚祺年哪知道什麼涇河以南產稻穀,涇河以北種小麥。
他只知道,整個臨江省都是他老孃杜撰出來的,對於他來說,這裡的每個地方都無比陌生,時下通訊又不便利,想買份報紙瞭解外面情況,郵局的辦事員還要他出示工作證。
“老農民不好好種地,看啥報紙?識字不?看得懂不?”
譏諷的語氣,輕慢的態度,要是擱以前,姚祺年這暴脾氣,指定要揍這辦事員。
可現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原身脾性憨厚的緣故,姚祺年覺得他的心態要比剛來那會兒踏實些,讓他時常有種老幹部的錯覺。
好男不跟女鬥,不讓他買報紙,他換個法子慢慢摸索總行了吧?
在糧站打短工的這段時間,姚祺年有不小的收穫,除了每天有五毛錢的收入外,他還接觸到不少三教九流的人。
和他們的閒談中,姚祺年不難推測,臨江省應該是糧食大省,涇河縣又是產稻穀的大縣,據馬連成所說,臨江省有將近一半的稻穀產自涇河縣。
每年上百萬斤的稻穀,單靠涇河縣本地人不可能全部消耗掉,自然會往別的地方調運,像林師傅,就專門跑涇河縣到江北市這條線路。
光是這個月,林師傅來糧站已經有五趟,跟姚祺年也混了個臉熟。
“大兄弟,我又來了。”
林師傅笑呵呵的,過來找他登記這趟運輸稻穀的噸位,又順手遞上一根香菸。
姚祺年接過煙,瞧眼菸嘴上的一圈小字,嘖了聲:“大中華,林哥,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