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護他的大臣們也確實照做了; 不過楚宴安排的人比他們的動作還要快,早在他們上書彈劾之前便將他們這段時間的囂張行徑以及乾的違法犯忌的事兒送到了楚帝面前。
因此他們就是不上書彈劾柳嫣; 楚帝還想收拾他們呢。更何況他們猶如逼宮一樣集體上書逼楚帝收回成命呢。一怒之下; 楚帝將所有參與這次彈劾的全都抓起來關進了大牢裡; 根據各自所犯罪名,依法處置,至於刑法上當然是往重了判了; 誰讓他們自己犯了事還不夾起尾巴來做人,上趕著跟皇帝面前找不痛快呢。
倘若就這麼結束了,也不至於滿朝文武岌岌可危; 畢竟那些人看起來都是因為彈劾了柳嫣才惹的帝王衝冠一怒為紅顏才鋃鐺入獄的。而沒有參與進去的也就不用過於害怕了。只可惜事情到此遠遠沒有完。接下來楚奕一派的人不論事武將還是文官接二連三的都受到了彈劾。彈劾的內容有大有小,有真有假,但不論真假大小,楚帝連查都不查全都判了罪,最輕的也要連降三級。
事已至此,楚奕還能有什麼不明白的。他這是遭了人算計,也遭了他父皇的厭棄。其實他做錯了什麼嗎?並沒有,就包括他這些時日如日中天,他也一直都是規規矩矩的。那些他馬上就要成為儲君太子的訊息從來都不是他派人傳出去的,儘管他心中一直以來也是這麼想的。但他好歹也知道避諱著他父皇的忌諱,那會真的如此囂張。
可問題是隨著他的聲勢壯大,投靠他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是他想控制就能控制的住的。就想其他王妃天天簇擁他的王妃一樣,是他要求的嗎?並不是。但這樣下去造成的結果就是他就算再小心翼翼,也會被這些恭維影響的得意忘了形。
在距離楚奕操縱群臣上書彈劾柳嫣之後的十幾天後,一直看似黯然無恙的楚奕也終於成功的被人拉下了水。而這次上書彈劾的人是天子近臣周浩,被彈劾的則是禁軍副統領衛霄,也是楚奕的母族親信心腹,楚奕的舅舅,良妃的弟弟。
其實衛霄一向謹慎,哪怕楚宴讓周浩算計他許久他依舊並未犯什麼大錯。但最近因為楚奕一黨各種被彈劾被人打壓,衛霄也一樣,各種被周浩派人打壓找茬,難免心情抑鬱不順,心裡憋著一股子氣。在有心人故意請他喝酒,喝醉之後終於忍不住將他憋了這麼久的悶氣發洩了出來,言辭激烈的罵完周浩,罵楚帝。說什麼楚帝寵信周浩這種小人,貪圖柳嫣的美色,,楚國如此下去早晚要亡。
好巧不巧周浩就帶著一堆大臣們坐在隔間裡,於是將衛霄這番大逆不道的話全都聽到了耳朵裡。立刻便回去裝模做樣的為保楚帝賢名辭官請罪。楚帝聽到御史門的複述怎能不怒。當即便派人把衛霄抓了過來,衛霄的酒當時還沒醒,聽到楚帝要處置他。竟然發著酒瘋大笑三聲又言辭激烈的在朝殿上將楚帝罵了一通,大體意思就是楚帝這個昏君色令智昏,寵信奸佞,陷害忠良,不配為皇,不配為父。
結果可想而知,楚帝當即氣瘋了。一起之下將衛霄砍了頭不說,衛氏一門也沒逃脫罪名,衛氏主家抄斬,三族流放,九族罷官。就連良妃都沒有例外,刺了三尺白綾。楚奕身為皇子倒是沒事,但也消去了所有職位貶為庶民,囚禁進了宗人府。
玲瓏得知以後曾經唏噓不已。好奇的問過楚宴原來罵皇帝的罪名這麼嚴重的嗎?他記得之前楚驍那種算是弒君謀反的大罪也沒這麼慘,。雖然楚奕和楚驍的懲罰差不多,但賢妃的孃家和賢妃可沒慘到這種程度,至少到現在還活著呢不是嗎?怎麼良妃就罪無可恕到直接辭了三尺白綾?
楚宴當時面色複雜的看了她半天,最後可能是怕她過於無知了,連自己國家的律法都不知道。以後出去了給他丟人。還是給他解釋了。辱罵皇上的罪名,說大可以大過太天,說小也可以不驚起一絲波瀾。
而衛霄這次算是最重的懲罰。楚驍那時候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不過不失。至於楚帝為何重罰衛氏。楚宴想也許跟他之所以一入朝第一個要算計楚奕的原因一樣,替柳氏一族報仇。
當年柳氏的冤案就是衛太師的主謀。確切的說是他外祖父當年功高蓋主,引得了他皇祖父的忌諱,衛太師看穿了他皇祖父的心思,為了榮華富貴權勢地位,想出了一個為君分憂的法子。其實當年的冤案漏洞百出,只要有人查肯定能還他外祖父一個公道。只是他皇祖父容不下他外祖父了不想查罷了。
嚴格來說衛氏不說主謀,真正的真兇是他皇祖父。這一點無論是楚宴還是楚帝心裡都一清二楚。這也是楚帝當年不能幫柳嫣翻案的原因。為人子,他要怎麼去判他父皇的罪?可柳嫣並不知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