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章 好命的呂布

好命的呂布

「呂奉先真是命好啊!」

在瞭解到李儒的操作和塞北的情況後,田澤由衷的感嘆道。

李儒實在是太全面了!

曾經以一己之力扛起董卓治下的所有文事,硬剛世家豪門丶朝廷百官,無論是見識站位丶戰略謀劃丶政務處理丶行軍打仗,無一不擅長。

若只是如此也便罷了,李儒還特別擅於學習借鑑丶藉助外力,放得下架子丶捨得了面子,一個勁的從田澤治下挖牆腳,而且又會做人,尺度掌握的剛好。

硬生生的靠著東騙西借丶左抄右偷,給大貓小貓三兩隻丶政務一片空白的呂布搭起了一個「草臺班子」。

這個「草臺班子」是相對於田澤而言,與其他諸侯相比,甚至在很多方面還要勝過不少。

拋開一些頂級人才和黑土等不可強求的資源,如今的呂布治下與十年前的田澤治下已頗為相近。

「李儒於呂布,譬如管仲於齊桓公,實乃罕有之君臣相佐。」荀攸也不禁感嘆。

李儒成全了呂布,呂布又何嘗不是成全了李儒。

雖然李儒在文事上幾乎可說是站在天下最頂尖那一撮,但是其性格和為人也註定了不適合作為主公。

相反,呂奉先雖然直率輕佻,但身為天下第一武將的霸氣和人格魅力,加上親自征戰打下疆土帶來的威信,反而更加適合作為主公。

除了呂布,李儒也很難再找到一個不會掣肘他丶能夠無條件信任他,甚至願意將一切交給他的主公。

這一對君臣,分則各自為害,合則天下無雙,也可稱得上是一樁奇談。

「不過這李文優,終究還是算計了我一手。」田澤無奈的搖了搖頭。

此前只想著解決鮮卑之事,在談條件上被李儒給忽悠了。

說好了人口分成,結果呂布送來的不少都是老弱,而且數量也差一些。

當然,李儒也給了合理的藉口,這些老弱只是相對鮮卑青壯而言,種地幹活還是不成問題的,只是效率稍低了些。

至於數量問題,他們麾下的鮮卑部落並非全部,只是部分,缺的後續壯大後再補上。

雖然比當初要求的打了個折扣,但李儒也給了補償,組織了大量鮮卑青壯南下給田澤打工,也算緩解了田澤治下些許人手不夠的燃眉之急。

畢竟這些鮮卑青壯在冬天也沒啥事幹,還不如南下打工,可以賺份口糧。

李儒心機的讓陳宮將這些人的工錢分成了三份,一大份揣在了自己的腰包裡,一小份給了那些鮮卑首領,最後的一小份才給這些鮮卑青壯自己。

然而這些南下的鮮卑青壯吃的好丶住的好,還有錢拿。雖然相較於其他漢人少了些,但他們也知足。這日子已經比以往好多了。

一時間,實現了三贏。

陳宮有了更多的人力,鮮卑可以養家餬口,各鮮卑首領實力無減還白得了不少錢糧,李儒更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對於這廝鑽空子的能力,即使是荀攸等人也不得不為之嘆服。

順手牽羊丶借雞生蛋丶狐假虎威,這些陰謀詭計真的是讓李儒玩的透透的,都玩出境界丶玩成陽謀了。

硬生生把一個「中介」幹成了「老闆」。

當然,也是因為呂布治下的條件太差了,給了李儒大展身手的平臺,可以肆意施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相較之下,田澤麾下的謀士身處在優渥的環境,根本不需要玩這些伎倆,按部就班的走正道效果反而更好些。

或許,這也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因為他們幾乎永遠不會遇到這種力挽狂瀾於既倒和改天換地的機會。

這也是很多稷下學宮計程車子對於投奔呂布治下有些心動的原因之一。

某種程度上,諸葛亮只有在劉備麾下才能成為千古一相,若是投奔曹操,恐怕也就是個「荀彧第二」。

如今隨著田澤治下的制度愈發完善,破格提拔重用已經幾乎不可能了,都得一步步的積累經驗丶出成效熬資歷。

那些自詡人間第一流卻又有些心急計程車子,自然不願意埋下身子苦幹,一心想要證明自己。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時勢造英雄,英雄亦可造時勢啊!」

這一刻,田澤愈發的堅定了要收服袁紹和曹操等人傑的決心。

看看李儒乾的這活,實在太漂亮了。

不喊窮丶不喊弱,不等不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硬生生藉助大勢,巧妙的把局面給盤活了,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