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無量眾
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段:先看它因地的修學,再看果地的功德。看因地。
“彩畫作佛像。”他是怎麼來作佛像呢?他用種種的色彩來畫制佛像。這個佛像要怎麼畫呢?有一個原則,你要把它畫成“百福莊嚴相”,就是要有慈悲、要有智慧,這兩種福慧莊嚴的相狀。那麼你是怎麼做呢?或者你自己做,或者你出錢叫人做。這個人,“皆已成佛道”。這是第一個。
“乃至童子戲。”就是小孩子在遊戲當中,一念的善心,用各式各樣的泥土塑成佛像,或者是草木及筆。你的經濟條件比較差,你是用很粗劣的草木,或者是一般的毛筆,甚至於直接用指爪甲來畫作佛像。這個是講他畫佛像的過程中有各式各樣的工具。
我們看他最後果地的結果。“如是諸人等”,他會因為畫佛像的因緣,“漸漸積功德”。就是他會自然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而且他的內心也會產生變化,會“具足大悲心”,最後“皆已成佛道”。成佛道以後他也是一樣,開示一佛乘的法門,教化無量的菩薩而度脫無量的眾生。
這一段跟前段的因緣都很接近,一個是雕刻佛像,一個是畫制佛像。方法不一樣,但是他的所緣境——注意!所緣境都是佛的相狀。那麼畫佛像為什麼能夠成佛?當然,畫佛像這個地方講的過程更清楚,說:“如是諸人等,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我們解釋一下。
這畫佛像是有一定的規矩的,就是我們說的“百福莊嚴相”。懺公師父說,我們在選佛像的時候要有兩個重點:第一個要安詳。所以佛像的眼睛不能打得太亮,他要開三分眼。佛像完全閉起來那就變阿羅漢了。他“慈眼視眾生”,他的眼睛只能開三分眼,安詳。第二,安詳當中,遠遠看去帶一點慈悲。這個很重要。這種相狀,就是安詳又慈悲、慈悲又安詳的相狀。
當然,畫佛像的人,就是一筆一畫慢慢熏習、慢慢熏習。諸位!我們講過,真如“不思議燻,不思議變”。請你別忘了,你這個相狀不是一般的相狀,是佛的相狀。這個相狀,如是相、如是性,它就會帶動佛法界的十如是。我們今天是從佛的相狀,但是佛的相狀隱隱約約帶有佛的內心,他有慈悲跟智慧的內心。如是相、性、體、力、作,最後會產生佛陀的因緣果報。他為什麼能夠“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這個就是所謂的“諸法因緣生”,就是淨法熏習。
我再強調一次,前提是這個相狀是佛的相狀,你這個相狀不能亂取。要是看起來這個佛像好像一天到晚很生氣,那就糟糕了。那這樣子熏習就不是“具足大悲心”了。
就是說,為什麼造佛像他能夠成佛呢?因為那是佛陀的相狀。而我們這念心它就這樣,我們說過,清淨本然,但是它能夠跟外在的因緣互動,它受燻。所以,畫佛像、雕刻佛像,都因為接觸佛的相狀的不斷熏習,他就能夠漸漸地滅惡生善,生起大悲心,然後慢慢地修學一切法,所以“皆已成佛道”。這個就是佛陀的方便。
卯六、約供塔像
前面是把佛像給造出來。有些人他來到寺廟的時候,欸,這個佛像已經有人造好了。他怎麼樣?他修供養,也是可以。你沒有因緣造佛像,你能夠從這個地方禮拜讚歎等等,也可以成佛道。
若人於塔廟 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幡蓋 敬心而供養
若使人作樂 擊鼓吹角貝
簫笛琴箜篌 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 盡持以供養
或以歡喜心 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 乃至以一華
供養於畫像 漸見無數佛
或有人禮拜 或復但合掌
乃至舉一手 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像 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 廣度無數眾
入無餘涅盤 如薪盡火滅
這個地方是講供養佛像,就是我們對佛像的供養。這個地方某種程度就不是隻有相狀,它是有一點憶念佛德,從佛像到佛德。
憶念佛德,這個地方的經文也是分兩段。先看因地,因地裡面有身口意三業的供養。先看意業的供養。
“若人於塔廟”,有人進入了塔廟當中,這個時候佛像都已經畫好了。面對佛陀的寶像,可能是立體的寶像或者是平面的畫像,他做什麼事呢?“以華香幡蓋”,各式各樣的幡跟蓋,比如八吉祥的幡蓋,來敬心供養。這個地方重點在“敬心”,就是意業。意業能夠很恭敬心地供養佛像。這是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