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第17集《妙法蓮華經》

就很低落。諸位!這樣的菩提心非常危險。從你情緒的變化,我們合理地推論,你的菩提心是跟因緣借來的,這種就不堅固了。按照天台的意思就是,你這個樹要種在大地——實際理地,它才會輾轉增勝。你這個樹是種在花瓶、懸在空中,這個就危險了。

所以,這八王子受《法華經》的一心三觀的思想以後,他的菩提心堅固了。這第一個。

第二個,“是諸王子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已,皆成佛道。”前面講到內善根,第二講外善根。

學了《法華經》,第一個好處就是堅固菩提心;第二個,你容易遇到佛陀的住世。因為你跟佛陀是:佛陀叫做佛果,我們叫做佛種。就是,當真如本性透過你觀照以後,你的心中產生了蓮子。雖然這個蓮子很小,但是它的本質還是蓮子。佛陀也是蓮子,佛陀是大顆的蓮子。你修《法華經》,你什麼都沒有做,你是小顆的蓮子,但是還是蓮子。所以我們跟佛陀,按照祖師的說法,我們是一家人,同一個鼻孔出氣。

所以,未來,同樣的凡夫,有些人就容易生長在佛陀的住世,有些人就生長在佛陀沒有住世。這跟你的內善根有關係。因為內善根影響到外善根,就是外在的因緣力。八王子內心得到《法華經》的一心三觀的攝受,堅固不退,又得到諸佛的攝受,當然結果只有一個——“皆成佛道”。內有蓮子,外有蓮花的攝受,所以他很快地成佛。這是第一個因緣,就是妙光法師跟八王子蒙受《法華經》以後,八王子快速地成佛。這第一個。

當然也有第二種因緣。我們看第二個。

“其最後成佛者”,就是這個八王子輾轉成佛,最後一個成佛的王子,他成佛的名號叫燃燈佛。這個燃燈佛,不是跟釋迦牟尼佛授記的那個古燃燈佛,那個是比較靠近的、現今的燃燈佛。這個燃燈佛是另外一個。這個燃燈佛有八百個弟子,其中有一個弟子叫做求名,求名菩薩。為什麼叫求名呢?因為他雖然修行,但是他有一種煩惱。什麼煩惱呢?貪愛名聞利養。這個人他有煩惱,但是他也有不可思議的地方,他也有善根,他也能夠誦持《法華經》,“讀誦眾經”,但是不通利,不熟悉。就是他的外緣太多了,他可能中斷了,所以“多所忘失”。就是他信解大乘的妙法,但是沒有受持不失,“故號求名”。

當然,這個人有善根,又有煩惱,那結果“是人亦以種諸善根因緣故”……我們知道,他種下的是《法華經》的善根,那叫一個成佛的種子。按照蕅益大師的說法,他這個叫同體法性的加持。你今天是一個小蓮子,佛陀是一個大蓮子,蓮子跟蓮子之間產生感應,他就容易親近十方諸佛。一方面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修福,當然也會蒙佛陀的開示。佛陀不會讓你白白恭敬讚歎,肯定為你說法。所以他也就慢慢成長。

我們看總結。“彌勒當知”,當時受持《法華經》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妙光菩薩。這個人是誰呢?是文殊菩薩的前身。那個求名的菩薩也受了《法華經》。那個人是誰?是彌勒菩薩。所以文殊菩薩跟彌勒菩薩當時是師公跟徒孫的關係,因為他中間有一個燃燈佛。是這麼一個情況。

所以佛滅度以後,文殊菩薩就提出兩段因緣。就是說,諸位!假設我們現在在座諸位每一個人都把《法華經》學完了,學完以後產生堅定的理解了,“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產生堅定的理解,可是你煩惱很重,一時半刻沒辦法解決生死業力,但是你跟別人還不同。因為在大乘經典說,你那個善根力會產生招感性。就是說,“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你跟佛陀之間會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

當然,我們也不一定說這個蒙諸佛攝受就一定是正法時代。比方說我們,現在末法時代,我們是釋迦牟尼佛的末法。但是你敢說你沒有受到釋迦牟尼佛的攝受嗎?不可能吧!我們拜釋迦牟尼佛的佛像,我們聽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我們奉持釋迦牟尼佛的戒,這也是蒙釋迦牟尼佛的攝受。這叫做住持三寶。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不在了,但他的相狀在,我們可以借相修心。那麼為什麼這樣子呢?那就是內善根招感外善根。

這就說明了兩段因緣:第一個,他信解以後如果有受持,煩惱又比較輕,那就快速成佛;信解以後沒有馬上受持,他忙東忙西、求名求利,但是你可別忘了,他心中可是有蓮子的人!

諸位!你們知道為什麼真如的善根啟動以後就停不下來?你知道為什麼?因為它不是你修來的。就是說,它是你本來有的,你只是把它喚醒。你看過說你本來有的東西會失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