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第18集《妙法蓮華經》

我們看癸二的“頌他土六瑞同”。

作為一個生死凡夫,我們修學佛法,可以把它切成兩塊,這兩塊的分界線就是《法華經》。只要你沒有學《法華經》,那你就是屬於佛法的前半段,不管你多麼的精進,你就是前半段。前半段的修學,只有一句話,就是因緣上的修學。

因緣上修學,有三種情況:第一個,追求生命的快樂,透過五戒十善追求生命的快樂。這個快樂是怎麼來呢?當然是因緣所生法。這就叫人天乘。第二種,追求涅盤寂靜。涅盤寂靜也是修來的,那是一種還滅的清淨的因緣。你不修四諦、十二因緣,你會出現涅盤寂靜嗎?不可能。所以就修四諦、十二因緣追求涅盤寂靜。第三種人是成就功德莊嚴,修六度,追求六度的功德。

所以,在《法華經》之前,我們的修行全部是因緣所生法,就是隻有一朵美麗的花,但是我們看不到花裡面有蓮子。這個是可惜的地方,裡面是空的。也就是說,從因緣所生的五乘當中我們看不到它的成佛的善根,看不到,只是看到眾生各取所需。

直到《法華經》開始說了以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同樣一件事情,我們可以有因緣上的資糧力,也同時可以從心性的觀照產生善根力,是可以同時的。所以,《法華經》對凡夫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指標。就是說,你這一朵漂亮的花開啟以後,裡面有沒有因地的種子,有沒有一個成佛的種子,一開就知道了。空的!那你叫做什麼?你叫做積集資糧,你跟成佛之道還沒有直接的關係。對成佛來說,你能夠做的只有一種,叫做迴向。你沒辦法契入佛道。就是說,我這個方向——我佈施持戒的方向本來是人天乘,我透過迴向把它回到佛道去。這個就間接了。所以《法華經》之前的成佛之道只能靠迴向,“迴向無上道”,因為我本身不是佛道。

但是,修《法華經》以後你不必迴向,那叫一個“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直接契入佛道,不需要回向了。它的方向就是佛道,當下就是佛道。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關鍵就是說,如果你沒有修《法華經》,那你修什麼就像什麼,它跟佛陀沒有連結。就是你跟佛陀完全沒有關係,你就是九法界的眾生。你學完《法華經》以後,你多了一道關係。什麼關係呢?我們變成佛陀的兒子。生在佛家,咱們跟佛陀是一家人。佛陀的心中有一朵很大顆的蓮子,我們的心中有一顆小小的蓮子。大小不同,那是等待時間的栽培,但是本質一樣。

所以《法華經》是一個關鍵的指標,就是影響到你的未來。它不會影響到你的解脫道,但是它一定會影響到你的成佛之道的速度快慢。

諸位!你未來是不是會遇到佛陀,你未來是不是能夠快速成佛,跟《法華經》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如果你今天的眼光放遠一點的話,那《法華經》就很重要了。《法華經》是一個長遠的佈局,可能對你現在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是對你未來的因素,至關重要。

這以下的“他土六瑞同”,就是佛陀沒有講《法華經》之前眾生是怎麼修行的。

“此光照東方”,就是光明往東方照。為什麼往東方照呢?因為東方是所有方向的開始,就是這一道光明是十法界的開始。怎麼會有眾生呢?就是眾生一念心性迷惑以後才有眾生。沒有那一念心性迷惑,哪有眾生呢?這是整個十法界的迷悟而產生十法界的差別,所以那一念心性是生命的原始點,叫東方。

照“萬八千佛土”,顯示什麼呢?顯示一切凡夫眾生“生死業報處”。那一道光明中,我們看到的第一件事情、第一個相狀,叫做生死業力凡夫。

這個地方很明確的,就是,凡夫的因緣造作是扣著業力在修學。他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你來的時候。你說,欸,我來的時候很痛苦,我從罪業而來;但是我今生很爭氣,我努力地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往善業而去。哦,不錯。你來的時候是罪業,走的時候是善業,你這個人增上,我們叫增上生,增上。第二種人就很糟糕了。他來的時候是善業而來,他今生活得很快樂;把福報花完以後,啥事也沒幹,可能造了很多罪業。結果呢,善業而來,罪業而去。這個人叫做墮落。

總而言之,一個人沒有學佛之前就是業力,就是你怎麼來、怎麼去。把你來時的業力跟你走時的業力兩個比較,看看你今生是進步還是退步,這個就是凡夫,就是這樣看。沒有學佛,就是這麼回事,就是“生死業報處”。這是第一個相狀。

我們再看光明的第二個相狀。“有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琉璃玻瓈色,斯由佛光照。”第二個,看到了依報的國土出現了。這個是清淨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