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眼神中卻透著堅定。他知道,革命的道路還很漫長,雖然袁世凱的稱帝企圖被挫敗了,但要實現真正的民主共和,還有許多的困難需要克服,還有許多的鬥爭要去參與。
回顧這一年的經歷,葛明從最初在雲南積極籌備護國運動,參與起義作戰,到歷經艱難險阻,受傷後仍堅持回到前線,他深刻地體會到了護國運動的艱辛與偉大,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為國家、為民主共和奮鬥終身的決心。
在這一年,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發展軌跡。1. 扶桑國在一戰的背景下,持續擴張其在亞洲的勢力範圍,加大對周邊國家的經濟侵略和軍事威懾,軍國主義思想愈發膨脹,給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帶來了嚴重威脅。2. 天竺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在甘地等領袖的帶領下,繼續蓬勃發展,民眾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意識不斷增強,各種形式的非暴力抵抗活動此起彼伏,讓英國殖民當局頭疼不已。3. 新羅國在努力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和技術的同時,積極發展本國的民族工業,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逐漸有所提高,並且開始注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4. 波斯國國內局勢依舊複雜多變,雖然有擺脫西方列強控制的願望,但在列強的干涉下,新舊勢力鬥爭激烈,國家發展面臨諸多阻礙,不過也在艱難中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5. 大食國憑藉豐富的石油資源,在國際經濟和能源領域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國圍繞石油利益展開了諸多博弈,大食國在努力維護自身主權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以實現更好的發展。6. 拜占庭國儘管國土面積已大不如前,但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繼續傳承和弘揚著古老的文明,其文化遺產吸引著世界各地眾多學者和遊客的關注,成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7. 高盧國在一戰中遭受重創,國內經濟凋敝,社會矛盾加劇,戰後開始著力進行重建工作,努力恢復國家的元氣,同時也在思考如何調整外交政策,以在國際舞臺上重新找回自己的地位。8. 英吉利國作為老牌殖民帝國,在一戰中投入巨大,面臨著國內資源緊張、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等諸多問題,其全球霸主地位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正在試圖透過各種手段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維持在世界的影響力。這些國家的情況與1915年的世界局勢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一幅複雜而又多彩的歷史畫卷,而護國運動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彰顯了中國人民扞衛民主共和、反抗獨裁統治的英勇無畏精神,對中國後續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