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睽睽之下大殺吐蕃使臣,這等行徑,簡直是給我大唐招來禍端。
吐蕃若以此為藉口興兵來犯,那可是關乎國家存亡之大事。
他秦懷道只為逞一時之快,全然不顧朝廷大局,這是何等的自私自利、魯莽愚蠢!
殿下您想想,當街施暴,殺害使臣,這哪一樁不是重罪?
哪一件不是令百姓心寒、令朝廷蒙羞之事?
我們就從這兩件事入手,大肆渲染,將他的惡行傳遍朝堂內外,讓眾人皆知他秦懷道乃是無法無天、兇殘成性之徒。
讓陛下和朝中大臣都看清他的真面目,如此一來,他秦懷道必定難以逃脫懲處,殿下您也能借機剷除這個心頭大患。”
李泰聽完王珪這番話,心中先是一陣竊喜,彷彿已經看到了秦懷道被扳倒的場景,但很快又冷靜下來,眉頭緊鎖,陷入沉思。他在心中暗自盤算:“王珪此計看似可行,但其中也暗藏風險。
當街毆打他人和殺害吐蕃使臣這兩件事,雖說確是秦懷道的把柄,可若操作不當,引起父皇的反感,反倒會讓我陷入不利之地。
畢竟,秦懷道在軍中或許也有些勢力,萬一激起他的拼死反抗,恐怕會惹出更多麻煩。
但倘若能把握好分寸,巧妙利用這兩件事,或許真能讓父皇對他徹底失望。
只是,要如何拿捏這個度,還需仔細斟酌。”
李泰抬起頭,看向王珪,目光中透著猶豫和謹慎,緩緩說道:“王大人,此計雖好,但切不可輕舉妄動。我們需得周全謀劃,確保萬無一失,否則稍有差池,本王不僅無法達成目的,還可能引火燒身。” 說完,他又低下頭,繼續在心中權衡利弊,雙手不自覺地緊握成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