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
崔仲離看完書後,眸中驚喜,“陛下,此乃奇書,此書所言若為真,我陳國百姓十年二十年……不,應說百年不愁無糧可食!”
崔仲離驚得又忍不住翻看了《雜交水稻》一眼,看著裡面所記載的內容,他實在想不出這是大陳哪位大家寫的。
竟寫出這般的奇書!
崔仲離手拿奇書,心中一邊思量著這書上內容所言真假,一邊想著該怎麼勸說陛下試一試。
若成功,那便是功勞一件,與他們崔氏一族有利。
若不成功,倒也無妨,於崔氏一族也無害。
也就這幾秒時間,崔仲離已經在心裡盤算了這書上的內容對崔氏一族的利弊了。
“哦,偶然在宮中藏書閣發現的。”陳玦睜眸瞟了他一眼,用著早就想好的藉口不甚在意道。
陳玦說著無意,聽者卻有心。
藏書閣?
宮廷內藏書閣所藏之書雖不如崇學院的,但畢竟是皇室,裡面的書不說是名家典籍,至少也是失傳已久的書籍。
“原來如此,”崔仲離點點頭,顯然是相信了這話。
隨即他又道:“啟稟陛下,此書所訴內容雖不知真假,但臣願懇請陛下一試。”
“一試?”似乎聽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話,陳玦拿著茶盞準備喝茶的手微微一頓,抬頭看向他。
驀了,他忽而一笑,起身踱步到崔仲離面前站定,將拿在崔仲離手上的手一把抽回,拿在自己手上隨意的翻看起來。
他邊問道:“崔卿覺得這書上所寫內容值得一試?”
“回陛下,正是。”崔仲離毫不猶豫肯定的回答他,“雖不知這是否真如上面所言有那麼功效,但以臣之見值得一試。”
崔仲離大致的說了一下他自己認為“值得一試”的緣由。
在陳玦聽來,崔仲離的每一句都沒有任何私心,都是為了朝廷,為了陳國百姓但事
實真如此嗎?陳玦不信。
不過這不是重點,他也不在意,為官嘛,有幾個是沒有私心的?
真正清廉者少之又少。
只要為官者能做事,不太過分,越過了他的底線就行。
陳玦邊聽著崔仲離的話,邊負手來回在殿內去踱步,時而抿嘴皺眉。
這在崔仲離,陛下這似乎是在思考自己提的建議。
也沒錯,陳玦確實在思考。
崔仲離說的,他都知道,並且還知道這事一定會成功。
思慮良久,陳玦終是停下腳步轉身看向崔仲離,他沉聲道:“崔卿所言有理,此事那便交由你去做,先找一塊良田試驗,看結果如何在另行商議。”
對於這個聖意,崔仲離一點也不意外,自己是工部尚書,掌農田水利,這自然是越不過他的。
何況陛下今日將自己召進宮,恐怕也是有這個意思。
至於最後一句話,崔仲離也沒有反對,快速的接過聖意謝恩。
找一畝良田試驗在行商議,這是目前不知道能否成功的最好方法。
此事商議完,崔仲離正要離開,想要迫不及待回家好好研究研究一下該如何試驗雜交水稻時,他突然發現書不在自己手上。
驀然想起了,書還在陛下手裡。
於是,崔仲離看向陛下手裡的書,提醒道:“陛下,這書——”
崔仲離熾熱的眼神望著陳玦手上那本書,那眼神就好似在說:陛下,快把書給我。
陳玦明瞭,不過他並沒有給崔仲離,轉身隨手放在了御案上。
崔仲離熾熱的目光也隨著他的動作而移動。
崔仲離很眼熱那本書,可他到底還是記得為臣之道,在陛下面前,不敢拿。
這時,一道溫和的聲音從崔仲離前面傳來,“馬上就要到科舉二試了,屆時恐怕有諸多事情會發生,朕有些擔心……”
說著,陳玦微微嘆息一聲,他道:“崔卿也知朕對科舉一事的看重,這要是萬一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只怕那些學子們會對朝廷不在信任。”
說完,他再次搖頭重重的一嘆。
崔仲離轉移目光,朝陛下看去,只見陛下眉頭皺起,面露憂愁。
陛下所言,崔仲離明白。
對於科舉,朝臣多是不贊成,甚至想要在科舉中渾水摸魚,好讓科舉失敗。
雖說他們崔氏一族在廢除丞相後,就沒在有動作了,可不保證其他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