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領導向大掌櫃的彙報。 大掌櫃連連點頭。
目前外匯緊缺,任何一款能出口創匯的產品,只要確定能出口上會,都會被列為重點關注。 只是。
在六十年代。
工業基礎相對薄弱,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很少有能拿得出手的工業產品。 難得有一個,當然要重視。
從吊扇車間,又來到摩托車製造車間。
“大掌櫃,摩托車生產車間、冰箱生產車間和電視生產車間,都是剛定下來不久的新車間。” “生產線只組裝了一部分,預期二十天才能完成組裝。”
“現在只是試生產,大部分工序都是手工完成的,生產速度慢,產量低,產品大多作為樣品。” 楊廠長在前面介紹。
有人展示組裝好的模特、冰箱以及彩色電視機。 這三種產品,國內就有廠家能生產。
但是。
和軋鋼廠生產的不能比。 以冰箱為例。
國內以前就有一家生產冰箱的廠家,耗電量和製冷能力就不說了,不容易直觀體現出來。 就說製冷機的噪音。
轟隆隆的。
用在公共食堂還行,單獨放一個屋子,就算噪音太大,影響也是很有限。 放在個人家就不行了。
屋裡放一臺轟隆隆的冰箱,誰能睡得著? 鄰居也睡不著!
“經過萬主任改良的摩托車、電冰箱和電視機,效能都遠超國際同類產品。” “和新款吊扇一樣,這三款產品都有出口潛力。”
“我們曾經測算過,出口一臺新型摩托車,賺到的外匯,相當於出口整整一個車皮的糧食。”
“相比出口糧食,我認為出口摩托車、冰箱和電視機更划算。” 大領導接查彙報。
萬興邦研發出來的新產品,光刻機和武器之外,其他的都被列為出口創匯產品。 生產出來。
少量內銷。 大部分出口。
解決外匯緊缺的困境。 “非常好!”
“出口高科技產品,逐步取代糧食出口,讓糧食等農產品滿足內需,讓廣大人民吃飽肚子。” 大掌櫃點頭。
以前沒有高科技產品出口,又需要外匯,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忍痛廉價出口大量農產品。 “這些產品都是萬興邦發明的,他是一個妖孽一般的天才,你們一定要保護好他!”
“工作上、生活上關懷他。” 大掌櫃下達指示。
“對了,他在什麼地方?”
大掌櫃看了一眼身後跟著的人,沒有萬興邦。 “我知道,他一定在保密車間。”
“他就是一個工作狂,有時候為了研究,連續幾天不回家,我不得不派人押著他回家休息。” 楊廠長苦笑。
他都通知過萬興邦了,萬興邦沒來,唯一的解釋就是在搞研究。 “很正常!”
“我見過很多和萬興邦一樣的科學工作者,有不可思議的專注能力。” “他們一旦投入學習和研究,就進入了自己的世界。”
“楊廠長,你做得對,他要是再忘記休息,你就直接把他押送回家,不能讓工作毀了健康。”
大掌櫃微笑著點頭。 半個小時之後。
大展會參觀完所有車間。
“楊廠長,你帶路,我們去看看萬興邦萬工!” 大掌櫃表示要見見萬興邦。
楊廠長想把萬興邦直接叫過來,大掌櫃地搖頭。 眾人一起來到保密車間外。
“大掌櫃的,這個保密車間比較小,裡面還有很多精密機械,恐怕車間裡容納不了太多人。” 楊廠長硬著頭皮說。
大掌櫃參觀,隨行人很多。
有各部門的官員,有安全護衛,浩浩蕩蕩幾十人。 “你們就不用全進去了,這裡很安全。”
大掌櫃讓一些隨行人員留在外面。
眾人進入保密車間。 剛進門。
眾人愣住了。
在車間中心的空地上,有一輛加長版的轎車,外形高階大氣上檔次,是眾人從來沒見過的。 “這是哪國進口來的新車?”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
“肯定不是藉口車,我們廠沒有新車進來過。” 楊廠長否定。
要是有這麼一輛新車開進來,他不可能一點訊息都沒有。 “不是外來的,難道是你們自己生產的?”
“不可能,生產汽車可不像生產摩托車,涉及多個領域,不可能在一個廠完成所有環節生產。”
“那你怎麼解釋這一輛新車?” 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