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郭濤的工廠就開始全力準備生產了。一期建設的同時,開始招聘工人,第一批招聘了5000人。
裝置安裝的時候,龍源光伏對工人進行了裝置培訓講解。並開展崗位培訓,1個月的培訓,使得每一名工人都可以直接上線生產。
8個月以後,第一批光伏組建下線了。
這個時候,郭濤把生產全部交給那幾個學生了。因為在上一世,他們就是非常不錯的管理者,所以郭濤一點也不擔心。
而郭濤自己,則來到了甘州省,自己的家鄉。
郭濤來甘州省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尋求甘州省最大的兩家用電大戶。一家是甘州省鎳城集團,一個是甘州省鋼鐵集團。
郭濤給他們提出了一個不能拒絕的條件。那就是郭濤按照市場價格50的價格給兩家企業提供電力。但是合同必須簽訂10年,而且每個月現金支付電費。
兩家企業都是甘州的企業,也都熟悉甘州省的新世界集團,所以兩家企業都同意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
隨後,郭濤馬不停蹄的又去聯絡了甘州省電力公司,提出來要和電力公司合作,對於甘州省鎳鐵集團,甘州省鋼鐵集團提供電力服務管理,也就是說,郭濤只是生產電力,而輸送和配送給甘州省點選公司。
當然,甘州省電力公司是要收取5的服務費,這一點,是郭濤主動答應的。
等著兩面都說好以後,郭濤去了甘州省政府。
郭濤和省長談了1個小時,省長全面接受了郭濤的建議。
郭濤的建議很簡單,那就是郭濤和省長籤個協議,和省長要10萬畝沙漠戈壁。郭濤保證全部綠化,並在上面架設光伏設施。省上要免費提供土地,而且對於成活的綠化要按實際成活率給予補貼。
對於郭濤的建議,省長真的難以拒絕。甘州省有40 的土地面積屬於荒漠化土地,如果能夠有10萬畝的綠化,那真的是莫大的政績。所以省長直接答應了。
當然,這面所有的業務都是按新世界甘州分公司的名義簽署的,郭濤沒有給任何人透漏。
在甘州省,郭濤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在隔壁的陝州省,大家卻是另外一種觀點。
雖然說龍源光伏投資很大,而且背後有新世界地產的背景。可是目前看,光是廠房和裝置等設施已經花去接近50億。加上招聘,稅收,以及接近5000多職工的工資,總計花費接近100個億。
但是從目前市場來看,光伏裝置的行情並不好,龍源光伏的銷售註定為零。很多不看好龍源光伏的專家甚至斷言:“龍源光伏超不過8個月就的破產!!”
郭濤從甘州省回來的時候,整個龍源光伏企業的總部都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景象。因為大家都不看好光伏產業,甚至是整個世界都是這樣的觀點。
郭濤看到了大家的情緒,沒有說什麼。因為這個時候說太多都沒有用。
郭濤去了省政府和市政府,希望爭取一些補貼。而這些時候,所有的生產線並沒有停。甚至二期的工程還在迅速的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全世界的輿論都在指責郭濤,面對華夏的利益選擇了妥協,做了一建賠錢賺吆喝的買賣。房地產同行們更是舉杯慶祝了,因為這個曾經的地產王者居然傻傻的做賠錢的買賣。隔行如隔山,不撞南牆不回頭。所以大家都等著看郭濤的笑話。
但在郭濤看起來,這一切並沒有錯。這個時候的華夏經濟落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並不完善。所以龍源光伏的規模不起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模仿者。這種技術並不難,很難確保別人不會抄襲。
所以並不只是智慧財產權,更重要的是佔領市場。唯有獲得市場的支援,才能越做越強。
郭濤並沒有著急,而是開足馬力全力生產。這個時候國內的輿論和海外的媒體都在談論,華夏最大的光伏企業龍源光伏有可能陷入困境。
因為這個企業全力生產賣不出去的產品。
這個時候,甚至廠子內部也在議論,可是郭濤就是一句話,全力生產光伏組建。而且二期廠房如期開工建設,三期至五期廠房也在規劃中。
很多人都在議論生產這樣多的光伏元件賣給誰呀。
甚至很多友商都在等著看龍源光伏的笑話。
在另外一邊,甘州省,10萬畝沙漠土地這時候新世界集團已經在平整場地,鋪設電纜和水管,為綠化做準備工作。
這邊倒是議論比較少,大多數人人認為是新世界集團回報社會,做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