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強市長的昌河之行備受關注,因為昌河曾經是杜傑的老巢,一直在沙州的官方和民間都有“昌河幫”的說法,在老百姓的演繹之中,“昌河幫”被講得神乎其神,說黑白兩道這個幫派無孔不入,除了明面上當官的之外,還有經商的,還有混黑操社會的。
還有說“昌河幫”內部有自己的排位,外表光鮮當領導的,在幫內可能地位還排不上去,而掌握這個幫派的核心就是杜傑。
可以肯定,這些傳言添油加醋的多,但是至少能說明杜傑對沙州昌河巔峰時期,“昌河幫”實打實的確存在。
現在韋強深入到了昌河幫的腹地,而且是昌河縣縣委書記蔣高武親自邀請,昌河縣委縣政府隆重接待。
在接見昌河縣委班子的時候,有個小插曲,韋強主動點了王劍飛的名。
他道:
“王劍飛的名字我早就聽過,但是一直不熟悉,今天到昌河來了,總算混熟了!王劍飛是我們沙州市委培養出的優秀幹部,到了基層之後,能很快紮根,工作上亮點頻頻!
我這一次來昌河最想了解的是昌河縣的招商規劃,我想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招商引資謀發展都是我們的重要工作!
沙州的成功靠招商引資,昌河縣能夠把招商工作凸顯出來,這是很有前瞻性的,值得高度肯定,希望你們紮紮實實,踏踏實實,把工作做好!”
王劍飛有點“受寵若驚”,晚宴本來王劍飛沒有準備參加,他跟唐敏講:
“接待工作關鍵是要凸顯書記和縣長的地位!市長的隨行人員這麼多,按照級別安排好了如果還差人,我們人大和政協的一把手就可以請過來積極參與!”
王劍飛沒有當過接待辦主任,但是他在市委唐宜身邊工作多年,什麼大場面都見過!
所以他在接待安排上肯定是合理得體的,韋市長在工作之外的場合,沒有壓力,又還能暢所欲言!地方人大政協的一把手,市長能和他們互動,體現了市長對沙州的調研是全方位,全覆蓋的。
但是韋強點了王劍飛的名,王劍飛就必須參加晚宴了,在晚宴上他主動給韋強敬了一杯酒。
韋強和他碰杯的時候道:
“劍飛,我聽韋唯誇過你,我這麼講吧,唐宜在雍州是我大哥!我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有唐宜,劍飛你是他破格提拔的秘書,我想你一定是一員幹事業的悍將!”
王劍飛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韋唯副縣長和韋強之間是有關係的?兩個人是什麼關係?
陸國良之前和王劍飛來了一個政治“交換”,要安排讓韋唯入常,當時王劍飛壓根兒就沒有向其他的方面想,現在看來陸國良的用心非常深遠。
至於韋強說他把唐宜當大哥種種,王劍飛也就只是聽聽而已,絕對不會當真。
因為王劍飛一個星期之前見過唐宜,兩人聊了接近一天的時間,唐宜並沒有提到韋強市長,這就說明他們的關係到不到韋強說的這種鐵關係。
酒桌上的話也就聽聽而已,王劍飛這種待人接物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旁人觀感又是另外的感覺,蔣高武現在拼命的靠攏韋市長,看到韋強對王劍飛高看一眼,他心情還是比較複雜的。
柳軍振就更不用講了!他就不是這一條線上的人!市長高調來昌河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打臉杜傑書記,但是他作為縣長又還不能不接待,不僅要接待,還要全程陪同。
韋強在縣城的主要活動就是給昌河縣開發區掛牌,掛牌之後就驅車三個多小時去東山鎮!
昌河縣最難走的路就是東山鎮的路,因為礦區道路建設困難,水泥硬化搞了幾次,每一次搞完之後最多一年多工夫,路基就會廢掉!
蔣高武上任之後,人大、政協都有提案要復修這條路,蔣瞭解情況之後一直拖著!他的理由是黨委政府的錢要花在刀刃上,這一條路要麼不修,要修就要高標準,要搞瀝青路。
得,今天這條路讓市長走一走,韋強多少有點心理準備,但是據說這一趟走下來也是灰頭土臉,這一百公里,全是揚塵。
東山鎮沿途的老百姓把這條路戲稱為“光灰大道”,還好王劍飛沒有陪同市長去東山,因為市長到了東山鎮之後,心情很不好,嚴肅的批評了隨行人員。
讓他們看一看沙州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他講:
“同志們,今天的東山鎮之行我們有些狼狽,但是我感觸很深,覺得不虛此行!走這麼一趟路,我就能想到我們沙州市六百萬父老鄉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