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林消眼前的畫面逐漸清晰明瞭。
陽光斜灑,萬道金光穿雲破霧,照亮了西天靈山之巔的雷音寺。
林消揉了揉眼睛,不遠處兩尊貌似齊天大聖的身影相對而立,
他們的眼神銳利如劍,兩者間散發出的強大氣場讓人不禁屏息以待,就連空氣中亦是瀰漫著緊張的氣息。
周圍群仙環繞,包括觀音菩薩、四大金剛以及其他眾多天神,他們都一臉凝重,試圖從言行舉止中尋找蛛絲馬跡。
只見兩個“孫悟空”身形敏捷,瞬間躍起,手中金箍棒化作兩道流光,在空中交織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而林消與一眾旁觀者的目光,皆在兩位“大聖”之間來回跳躍,卻始終無法找出一絲區別。
戰鬥愈演愈烈,從地面打到雲端,再從雲端翻滾至深淵,招招兇險,處處殺機。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林消雙手緊攥著衣角,著實為真的孫悟空捏了把汗,只因兩人實力竟似不分上下,身臨其境的震撼已無法用言語形容。
正當雙方打得難解難分之際,佛祖釋迦牟尼端坐蓮臺之上,只見他合掌道:“觀音尊者,你觀他二人,孰真孰假?”
觀音菩薩面露尷尬之色:
“前日在吾領地,實難分辨。彼又訪天宮地府,亦未能識,故特來懇請如來,務必明辨是非。”
如來的目光轉向難分伯仲的二人:
“吾觀爾等已久,雖形同而心異,真者自有一股浩然正氣,假者縱然模仿亦難掩其詐。”
如來側眸望向觀音,微微一笑:“爾等神通廣大,熟知世間永珍,卻未遍悉萬物種類。”
應菩薩請求,如來細述:“周天含五仙——天、地、神、人、鬼,五蟲——蠃、鱗、毛、羽、昆。
此物非仙非蟲,另有四猴超凡——靈明、赤尻、通臂與六耳,獨異於十類。”
如來繼續道:“觀假悟空,實六耳獼猴,立定可察千里,通人言,善聽辨,明理知事,萬物透明。
與真悟空形聲無異,正是六耳獼猴。”
林消一瞬不瞬地盯著打鬥中的二人,按照劇情發展,此刻的假悟空,即六耳獼猴聽聞如來說出他的本體,則會做賊心虛,試圖逃離。
果不其然,他變作蜜蜂正欲逃離之時,如來不急不緩將金缽盂擲出去,正好罩住那隻蜜蜂,落於地上。
就在眾人皆以為六耳獼猴已然逃離之時,如來微笑著道:“獼猴並未離開,不信你們看。”
眾人迅速圍了上去,將缽盂揭開,果真見著一隻六耳獼猴。
真悟空快速揮起金箍棒,向著六耳獼猴當頭一棒下去,自此,世間再無六耳獼猴。
同一時刻,林消的心口驟然一緊,窒息般的疼痛向她席捲而來,自心口蔓延至全身。
一息之間,窒息感陡然消失,
彼時的林消臉色蒼白如紙,周身的力氣似瞬間被抽空,倏地癱倒在地,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額間滲出絲絲細汗。
而此刻的雷音寺中,如來不忍悟空下手狠辣,正欲說教之時,
真悟空反駁道:“如來勿憐,彼傷師奪物,罪有應得。”
事實已然擺在面前,林消抿了抿唇,當真是她的錯覺嗎?
就在此時,如來搖頭嘆息:“可你卻不知,他實則乃你道心不堅,慾望邪念而化。”
“絕無可能!”真悟空瞳孔微縮,雙手環胸,冷哼一聲側過頭,揚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不屑與傲慢。
如來雙眸微閉,面帶慈祥又深邃的笑容。
突然,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掃向眾人,輕聲道:“爾等皆上前一辯,便知吾所言是否非虛?”
觀音菩薩定睛一看,孫悟空身上的三魂七魄竟有缺失,瞳孔緊縮:“悟空三魂中的‘生魂’竟不知所蹤。”
如來嘆息:“方才那獼猴本應感化,豈料悟空痛下殺手,獼猴在金箍棒落下之前,硬生生將悟空的生魂剝離本體,
欲再回歸取經行列,須得先尋回那縷生魂才可。”
觀音深吸口氣,看向還未完全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的孫悟空:
“生魂離體,不得超過七日,若是落入人間可就麻煩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悟空,時間不等人,你需得抓緊了。”
孫悟空眼神複雜地看向如來:“可還有別的法子?”
“本體若非全須全尾,即便取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