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微妙。眾多大臣雖對賈充所提的割地之議心生不滿,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們很快便洞悉了其中的微妙之處。畢竟,漢中、新城、襄陽、樊城這些邊境線上的城池,常年烽火連天,戰爭不斷。對於這些世家大族而言,他們在這些地方的產業本就寥寥無幾,割讓給蜀國,對自家利益的影響可謂是微乎其微。
魏帝曹奐端坐龍椅,目光掃過眾臣,心中五味雜陳。他見朝臣們一個個由最初的反對轉為默許,甚至連司馬昭也表示了贊同,心中雖有萬般不願,卻也只得勉強點頭應允。畢竟,他雖是名義上的魏帝,卻早已失去了實權,朝堂之上,他的話語權幾乎為零。每每想到此處,曹奐都不禁暗自神傷,感嘆自己身為帝王,卻如同傀儡一般。
與魏國朝堂的沉悶氣氛截然不同,遠在成都的太和殿內,卻是一片歡騰之景。自從蜀軍攻下漢中的訊息傳來,整個成都城都沉浸在一片狂歡之中。朝堂之上,大臣們個個紅光滿面,喜氣洋洋。有不少大臣更是摩拳擦掌,主動請纓繼續攻打魏國,誓要一舉滅掉這個宿敵。然而,在這股狂熱的浪潮中,也不乏一些頭腦清醒的大臣,他們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此時不宜繼續擴大戰爭。但可惜的是,他們的聲音在這股狂熱的浪潮中顯得如此微弱,幾乎被淹沒。
就在這時,司空譙周緩緩出列,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他恭敬地行禮道:“陛下,我國能夠重奪漢中,實乃皇上鴻福齊天,眾將用命之功!臣雖對軍事不甚瞭解,但也知曉漢中之戰已消耗了我國國庫大半,如今國庫已接近枯竭,實在無法再支撐起一場新的大戰。陛下若欲知詳情,可召大將軍姜維入宮諮詢其建議。”
說到這裡,譙周微微抬頭,瞥了一眼龍椅上的劉璿。見劉璿並未露出不耐煩的神色,他繼續說道:“臣以為,魏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或會向我國派出使臣議和。陛下可早做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局勢變化。”
劉璿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興趣。他微微前傾,問道:“愛卿此言可有把握?”
譙周見狀,心中一凜,但隨即又鎮定下來。他侃侃而談道:“陛下,我國與吳國同盟北伐,連番大戰之下,魏國估計也已疲憊不堪。如今襄陽、樊城等地仍被吳國圍困,而我軍則在房陵與魏軍對峙。此情此景之下,魏國已難以支撐長久。再者觀魏國朝堂之風氣,議和恐怕是他們現在最好的選擇。”
劉璿聞言,沉思片刻,隨後又問道:“若魏國真的派遣使臣來議和,愛卿可有推薦的人選?”
譙周早有準備,聞言立刻回答道:“陛下,北地王劉諶以及典客宗平此前出使吳國頗有功勞,可與魏國使者接洽。此二人皆能言善辯,且對局勢有獨到見解,定能不負陛下所託。”
劉璿聽到這裡,心中不禁有些猶豫。他想起姜維傳遞迴的軍報中曾提到劉諶趕到漢中前線的細節。劉諶身為皇族子弟,本應恪守本分,卻擅自前往前線與將領接觸,這無疑是對他皇權的一種挑戰。更何況,劉諶在漢中之戰中雖然未立下什麼功勞,卻在士卒心中留下了好印象。這讓劉璿心中頗有些不滿和忌憚。
然而,譙周的提議卻讓劉璿看到了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契機。讓劉諶去接任大鴻臚之職,負責接待魏國使臣,這樣既能表現自己有功就賞的胸懷,又能讓劉諶有事可做,免得他再接觸軍中將領,給自己添麻煩。
想到這裡,劉璿心中豁然開朗。他微微一笑,宣道:“可!待大將軍姜維和北地王劉諶回到成都之後,朕即刻給予他們嘉獎及任命。其他有關人等也俱有封賞!”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歡呼聲。大臣們紛紛跪地行禮,高呼“陛下聖明”。劉璿看著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他深知自己這個決定既解決了劉諶的問題,又贏得了朝臣們的擁護和支援。
漢中城內,劉諶暫且棲身於一座頗為寬敞的院落之中,這院落想必是昔日鍾會監軍衛瓘的居所。蜀軍踏入漢中城後,先是進行了一番整頓休憩,隨即便著手安撫百姓,穩定秩序。此刻,朝廷的最新詔令尚未抵達,劉諶也因此得以享受一段難得的閒暇時光。
在這劉諶的府邸之內,範長生、沐坦、魏永寧三人齊聚一堂。沐坦此人,雖在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卻並無心憑藉此功勞謀得一官半職,更無意願身披戰甲,成為一員將領。
劉諶見狀,心中暗自思量,隨即開口勸說道:“沐坦啊,你如今已立下軍功,理應接受朝廷的封賞。倘若你拒不接受,恐怕會讓皇帝心生疑慮,到那時,我們恐怕都難以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