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馬車便進了裕王府。
裕王聞報,在會客大殿外面迎到了陳景行和李文貴兩人。
李文貴平時和陳景行一起,出門在外的話,如果不是指定他,一般他都稍微落後陳景行一點,讓陳景行出面招呼別人的。
之所以如此,更主要的,也還是年齡問題。畢竟陳景行都五十多歲的人了,而他才十四歲而已。兩人走在一起,以他為首就怪了!
這次,同樣是陳景行在前,李文貴在後,也有了機會,他打量了下跟著裕王身邊的一個宦官。
這個宦官身穿大紅緋袍,說明級別非常高,不用說,就是宮裡來的那個太監了。
李文貴其實不用猜,就見裕王笑呵呵地給他們介紹道:“這位是我丈人,這是我小舅子,他是父皇派來商談抄書價錢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錦。”
一聽這名字,李文貴便立刻想起來了。這個黃錦,是嘉靖面前的紅人。不管他平時怎麼樣,在歷史上的時候,可以說,就是他一句話救下了上書罵嘉靖皇帝的海瑞。
看著不像手握內相之權的大太監,反而始終臉上大笑,更像是書社的錢掌櫃,讓人看著有種很舒服的感覺。
李文貴一邊打量著,一邊跟隨陳景行向黃錦行禮。
這黃錦一點都沒託大,笑呵呵地也是立刻還禮,完全沒有一點架子。
如果從雙方的關係上來說,黃錦是皇家的奴婢,裕王是皇帝的兒子,陳景行和李文貴算是皇帝的親戚,奴婢確實沒排面。
但是,這是手握大權的奴婢,裕王這個兒子是不討喜的兒子,份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可見,黃錦這人,似乎是沒一點架子。
裕王在介紹完之後,見他們彼此見禮了,就當先領著進了大殿。他在主位坐下,黃錦和其他兩人分別坐兩邊的客位。
就聽裕王笑呵呵地對陳景行和李文貴說道:“之前你們說過,想在京師書友會社的藏書閣中充實書籍,按市面價抄《永樂大典》,孤上奏父皇之後得到恩准。如此,你們便和黃公公談具體的事情吧。”
陳景行聽了,便轉頭看向李文貴。這個事情,是李文貴主導的,他還真不好做主。
李文貴見了,也不推辭,當即看向對面的黃錦,對他說道:“黃公公,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書社這邊,確實想收藏一套《永樂大典》,作為鎮社之寶,有條件向天下讀書人開放。如此,也不負成祖皇帝整理華夏傳承之意。”
“不過《永樂大典》實在太過龐大,如果每一冊都是按照市面價來算錢的話,書社就只能挑選一部分抄錄了。如果價錢能商量的話,書社願意全部書籍都要一份。就按書社每月利潤的五成來收購,一直到全部抄錄完成!”
黃錦看到對面竟然是這個少年做主說話,說實在的,他心中有點吃驚,不過表面上卻沒表現出來,保持著微笑,認真聽著。
他這次出宮商談價錢,能讓他出面,當然不是小筆買賣。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就是要把《永樂大典》都賣一份,而不是挑挑揀揀,這樣預估宮裡能多個幾十萬兩銀子。
此時,黃錦聽完了李文貴的話,又不見陳景行補充,便開口對李文貴說道:“皇爺的意思,要抄錄的話,就得全部一起抄錄,不得挑挑揀揀。不過有的書可能市面上有,有的書,市面上怕是找不到,有的書,內容可能比較常見,但也有的書,可是千金難買的。皇爺的意思,就是一口價,五十萬兩,如何?”
一聽這話,連旁聽的裕王,都是愣了下。
他知道《永樂大典》有一萬多冊書,共兩萬多卷,五十萬兩的話,就等於一本書是五十兩,這是搶錢麼?
陳景行聽了,也是相當震驚,這皇帝的書,果然都是金子做得,竟然要價五十萬兩,怎麼不去搶?
於是,他立刻看向李文貴,心中有點害怕李文貴馬上答應了。
不過,他才剛轉頭看向李文貴,就聽到李文貴已經不慌不忙地開口回答道:“黃公公,說句實話,一萬多冊書,如果書社慢慢求購的話,斷然是不用這麼多銀子的。但是,這是陛下的開價,我可以代表書社的三個東家答應下來,只是書社不可能有這麼多錢,還是要按我之前所說,每個月來結算一部分,可以給多少錢,宮裡給多少書出來。”
他這話一說出口,大殿內的人,都愣住了。
裕王和陳景行其實是不想同意的,這不是搶錢是什麼?
可是,李文貴都已經說出去了,如果他們否決的話,皇帝要是知道了,肯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