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小木屋從一個又變成了兩,據說要分男女,方便居住……
&esp;&esp;不說邰家人在山林裡幹活兒乾的熱火朝天,只說百里的北地行宮附近,被徵了徭役的百姓們也在揮汗如雨。
&esp;&esp;行宮久不住人,不只需要修葺,各處院子的野草都有一人高,整理起來很是不易。
&esp;&esp;但這還只是累一些罷了,那些運氣不好,分配去修路的百姓就慘了。
&esp;&esp;官路上坑窪之處要鋪滿碎石,夯實。
&esp;&esp;碎石要從山上開採,敲打,板車運送,件件都是力氣活兒。
&esp;&esp;偏偏天公不作美,從大夥兒到了幹活兒地方,就一直在下小雨。
&esp;&esp;陰雨連綿,溼冷的空氣好像能鑽到骨頭縫裡,怎麼也擋不住。
&esp;&esp;家裡日子好一些的,帶了厚衣褲、厚被褥,但總會被雨水浸透,沉重的好像石頭一樣壓下身上,不幹活兒都累一身汗。
&esp;&esp;人多了,當然沒有那麼多住處,給督工交了好處銀子的,還能分個破房子,其餘人就只能自己動手砍樹枝搭建一個臨時的棚子。
&esp;&esp;再說吃飯,早起清湯寡水一碗高粱米粥,中午一碗小米粥,晚上乾脆就是混漿漿的泥水湯子了。
&esp;&esp;這般,不過七八日,很多人就迅速消瘦下去,甚至開始流鼻涕發燒,眼見要病倒了。
&esp;&esp;劉家村和張家村,還有三岔河的鄉親們因為來自一處,也被分在一起幹活兒,總共一百人負責五十里的官路。
&esp;&esp;一日裡累死累活兒也就能修好二三里,眼見前路漫漫,別說年歲小的後生,就是中年漢子也忍不住絕望。
&esp;&esp;這日中午,秋雨突然就下的大了起來,眾人眼見督工的官差們都找地方避雨了,他們也趕緊進了破廟,七手八腳升起幾堆篝火,眾人擠在旁邊烤了好半晌,身上才有了一絲熱乎氣。
&esp;&esp;有年輕後生想家又遭罪,忍不住就小聲哭了起來。
&esp;&esp;旁人嘆氣,跟著抱怨。
&esp;&esp;“這活計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怕是一個月也幹不完!”
&esp;&esp;“是啊,走到時候,我還和家裡說半個月就回去呢!”
&esp;&esp;“幹活兒還不怕,我是怕大夥兒都病倒,小三子昨晚燒的都說胡話了。”
&esp;&esp;“早知道出來時候把我爹的棉襖也帶著了!”
&esp;&esp;不知道誰提起了邰家村,語氣裡滿滿都是羨慕。
&esp;&esp;“邰家怎麼那麼好的運氣,居然都出門了,這次徭役都沒來!”
&esp;&esp;“是啊,少遭了多少罪,興許還撿了一條命呢。早知道我也不來了!”
&esp;&esp;也有人腦子清醒,嗤笑道,“人家邰家不來人,不只是運氣好。人家也有底氣,罰銀可是一人三兩啊,人家說交就交了!我家……別說三兩了,就是三百文錢也拿不出!”
&esp;&esp;這話聽的人都低了頭,默默不說話。
&esp;&esp;人比人,氣死人,差別就在這裡……
&esp;&esp;他們在烤火說話,根本不知道旁邊的小屋子裡也有人在躲雨。
&esp;&esp;一個年輕貴公子披著玄色披風,身後是兩個帶刀護衛,還有一個隨從在忙前忙後護著火堆。
&esp;&esp;隨從聽著隔壁閒話兒,就小聲同年輕貴公子說道,“公子,這些人好像是老爺子那附近的鄉親啊?”
&esp;&esp;年輕貴公子點頭,低聲問道,“工地上吃住當真很差嗎,這一次不是從各處運了糧食過來嗎,一日總有一頓要給民工吃飽啊?”
&esp;&esp;隨從冷哼,應道,“公子,您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都是雁過拔毛的脾氣,運再多糧食也不會吃到民工嘴裡啊。再說,今年北地難得豐收,他們是盤算著各家都有點兒餘糧,民工們會自己帶乾糧,所以才更猖狂。
&esp;&esp;“我昨日偷偷去看了,大鍋裡熬的米粥根本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