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身旁的兩位佳人,王凝之不禁有些頭大,分別看了她們一眼,臉不紅心不跳的道:“我知曉了,吾家宅有千百間,足夠你們挑選了。”
“臉皮真厚!”祝英臺、幽蘭異口同聲。
銀心的心中也不禁想道:“公子有時純潔,有時臉皮真厚,這是什麼原因?不過,這樣倒是惹女孩子喜歡。”
言罷,眾女沉靜了一會兒,又聊起錢唐之事,她們忽然發現,錢唐縣與其他縣的區別變大了。
錢唐經過一個多月的分田,使得每家每戶都分到了田地,人們的面貌變得喜氣洋洋,所到之處,無一不是幹勁十足。
雖然田地不允許私自買賣,目前也不是自己的,但只要細心種夠了十年,那就是自己的了,祖祖輩輩都可以擁有。
而其他縣則不一樣了,佔縣裡人口80%以上的貧民、流民們,他們的臉上只有為一家人生計的苦惱,再無其他了,對了,還有萬念俱灰的迷茫。
這些人大多沒有田地和餘糧,為了過冬餓不死,只能去當佃戶或者到大戶人家做短工,然而佃戶、短工可不是這麼好當的,往往都要被壓榨一番。
比如,原本定好的七成田稅,給你提高到八成,甚至九成,有意見嗎?不租就滾蛋,有的是人租。
……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時辰即逝。
日落之時,馬車緩緩駛入山陰縣北,來到了山陰書院,一座高大的牌坊巍峨矗立。
王凝之囑咐祝英臺、幽蘭她們待在馬車上,自己去書院請謝道韞過來。
眾女知道這是書院,自己不便進入,便乖乖的點頭,耐心等待。
王凝之穩穩的下了馬車,讓蔡山等人停留原地,自己獨自進入書院。
書院的門前沒有來來往往的學子,有的只是零星幾人,想來這個書院人數並不多。
倒是牌坊上的字吸引了王凝之注意,其上方寫有山陰書院四字,左右兩旁有一句名言,行書書寫,字跡鮮明,結構是有大家風範。
“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
這句話引用老子《高論生死》一文,常常被士人問以玄學,未想竟刻在了牌坊上。
王凝之不禁感嘆了一句,東晉玄學興盛,士人不喜儒學,而偏向追求玄學,想必進入書院,一定能看到許多學子聚眾清談。
果不其然,池塘、石橋、樓閣臺榭等建築處,都有學子清談,所論是《道德經》、《莊子》等書中內容。
在這個寒冬十二月的季節,書院內一派江南園林風光,清風拂面,紅牆黑瓦,奇草異卉,怪石嶙峋,小橋流水,景色宜人。
王凝之大略將書院走了一半,用了約摸一刻多鐘,終於見到了書院的講堂、書閣。
謝道韞曾告訴過王凝之,她讀書的講堂名叫靜思堂,若尋她,可去此處。
忽然,一陣讀書聲從靜思堂響起。
只見講堂中,一位長鬚夫子拿著戒尺,緩步行走於書案之間,朗朗讀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讀罷,夫子嚴肅的目視眾人,繼道:“此句,諸生可有新解?時至今日,只有元潛和令姜令為師滿意啊。”
掃見眾人的面貌,忐忑、緊張、不自信,便知道他們又沒有認真學習,這可是上個月佈置的作業啊。
見狀,夫子失望嘆了一聲,他雖外表嚴厲,但講學至今,都未抽動過一次戒尺,若換旁人,戒尺估計都抽爛了。
夫子依舊諄諄教誨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們私底下要虛心詢問別人的想法,進而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勿整日學人家令姜,他看雜書,自有他的本事,你們有嗎?”
片刻之後,便見一位布衣書生起身,說道:“弟子有了新解,請夫子和各位同窗評鑑。”
布衣書生約摸十六七歲,在眾人的注視下,娓娓說出自己對這句話的解答。
仔細聽後,夫子微微點頭,這番回答令他比較滿意,起碼比不敢回答的人強。
夫子便道:“你們大膽說出吧,我不會因說錯而責備。”
很快啊,一眾學子便陸續起身回答,一個接著一個,雖然有些地方明顯不對,但夫子都給一一糾正過來了。
王凝之目睹了這一幕,心道:“這才是為人師表啊,有這麼一個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