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四章 盤踞大明山、靈隱山一帶的山匪

城北大營

西起北城門,東至柳州巷,方圓三里多的面積,是郡城數一數二的寬闊地方了。

北城門錢唐的舊城,新修建的外城,包含了周圍十里多的鄉里,城牆高約六七米,由各種大青石築成。

飛塵馳道,士卒們正排列整齊的向城外移駐,陸陸續續,目的地是錢唐邊境的山林。

此次出發的隊伍,共有兩個營和尚未編制的三百部曲,劉越指揮前營,駐兵大明山,胡慶彤指揮後營,駐靈隱山。

雙方距離不過50里路,形成相互呼應的局面。

不過山峰重疊,連綿不斷,不熟悉路況,中間的路程是不能快速行軍的,因此這裡的50裡大約需要一天半的時間。

還有,一般的軍隊黑夜是不會行軍的,只要天快黑了,便會選擇安營紮寨,很少會有夜襲作戰,條件太差,這是行軍慢的主要原因。

王凝之十分清楚這一點,特意帶領三百精銳部曲,駐二營之間的高峰,用於統一指揮。

除開新編的騎兵營,錢唐的軍隊可以說是全數出動了,這一次的行動,一是清剿錢塘殘餘勢力,二是把軍隊拉出來,實戰鍛鍊。

王凝之不準備急忙清匪,首先安頓下來,派斥候熟悉地形,到附近村莊打探敵人情報。

知己知彼,方才增加勝算,這裡的土匪特別猖獗,但王凝之也只知道這一點,連他們的大本營和頭目都不知,如何打仗。

前世的王凝之參過五年的軍,平日勤學好問,槍械摸過不少,基層戰術也通曉,但這是冷兵器時代,與熱武器時代兩碼事。

現代的排兵佈陣和各種戰術,是用不上的,不過紅軍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是可以進行改良的。

例如遇到強軍,在熟悉的地形中,跟他們打偷襲,再遊擊,盒子槍換成遠端攻擊的矛、弓、弩,莫管殺死幾個,敵人疲憊了就成。

敵人想打吧,自己打幾個兵就跑,不戀戰,只為他們精神高度緊張,進而疲憊。

敵人想追吧,自己熟悉地形,根本追不上,且很容易繞迷路。

敵人安營紮寨吧,不好意思,偷襲你的輜重,火燒你的營地,使敵疲憊不堪。

到了敵退我追這個時候,自是集中全部力量,拿出吃奶的勁,與敵人真槍實彈的打。

目前的軍隊編制比較亂,這次的行動結束後,新卒都有了戰鬥經驗,王凝之將整合編制,確定主力軍和地方軍,增加大約四到五個曲。

部隊是正規軍,要有軍名,是用錢唐軍還是沿引北府軍?這個問題,王凝之沒有多想,擱置到了一旁。

錢唐邊境一個不知名的山頂,三百部曲在此安營紮寨,一什的人馬負責值守、巡查。

兩個月前,王凝之將半數的老卒抽掉給了兩營,也就是二十五人,用於訓練新兵,因此這些部曲是新老結合計程車卒。

老卒大多擔任伍長和什長,負責帶領新卒,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已經初見成效,排兵佈陣較為熟練。

臨時軍營的中心,一個簡陋的軍帳拔地而起,其內有一張大草蓆和正在繪製的地圖,便無其他東西。

草蓆上坐的,是王凝之、朱序和蔡山三人,他們正商量著如何探查大明山和靈隱山一帶的土匪。

來前,謝道韞親手給王凝之穿了軟甲,燒香拜佛,保他平安,送的綾帶仍舊溫熱。

朱序思慮片刻,開口道:“我們雖刻意隱藏了這次行動,但城中百姓大多都看見了,時間一長,土匪定然知曉,一旦讓他們有了防備,便會給清剿徒增困難,因此我們應先發制人,但也不能盲目行動。”

“朱曲侯說的有道理,這一帶的土匪實力如何,人數大致多少,大本營在何處,各個頭目的關係等等,我們都無從知曉,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蔡山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卒,一語道出了本質,他對於自己這邊軍隊的實力有著清晰的瞭解,與久戰沙場的北方精銳比,相差甚遠。

但江南地區的土匪,兵器裝備一向很差,絕對擁有不了甲冑這種重量級裝備,與自己這邊正規軍不是一個等級,再加上新兵經過充分的訓練,戰鬥力是比土匪高的。

朱序和蔡山又互相填補的說了一些探查敵情的辦法,王凝之都不太滿意。

土匪是幹什麼的?大多都是為非作歹,搶劫、打罵當地百姓們的,勢力大的土匪甚至敢滅口。

因此,當地百姓是最熟悉他們的,同時也是最痛恨他們的,只需要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