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之才學不輸玄學,道萬何不一同考校?我等皆當場見證”
“正有此意,近年京都水患頻繁,常常絕田數十里,水淹千戶,朝廷極為重視,且問,如何治理水患?如何使民生恢復的最快?”
王凝之首先講了一番水患的原因,並道出了治理的辦法:“第一,廣修堤壩、疏浚河道,建康城外流民田客眾多,可使錢財僱傭,第二改良水則碑……第八制定嚴格的規定,督促官吏執行”。
一番治理之言下來,司馬昱點頭認同,這些事情朝廷都在做,但王凝之稍加思索,便能具體的闡述出來解決辦法,確實是個難得的可造之才。
想到此處,司馬昱頗為感慨,又勉勵讚賞了王凝之一番,表示日後一定要多到自己府上坐坐。
眾人見狀,心領神會,王凝之很明顯入了司馬昱的法眼,想必很快便會入朝做官,只是不知道是六品還是五品,王謝子弟入朝,按例都是先給一個六品的閒職。
接下來,司馬昱又聽聞王凝之的楷書頗有風骨,便拿來書帖,仔細觀摩,謝安、王羲之等人則是飲酒說笑,談論詩詞。
一刻後,司馬昱捧著王凝之的柳體楷書,不出意料的大嘆:“此等楷書之作,實在精妙!”
見狀,王凝之便將書帖送予看不釋手的司馬昱,司馬昱也準備珍藏起來。
初次見到柳楷的人,基本都會這樣說一句,因為柳楷實在是太讓人喜歡了,用釘截鐵勢、爽利挺秀、骨力遒勁都不足以清晰描述。
只有親眼見過柳公權柳楷的人,才能心中意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