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府試四

第一道題是讓你寫一篇“誥”,這是皇帝頒發的告誡文書,用於任命官員或者封贈。

第二道題是讓你寫一篇“詔”,這是皇帝下達命令頒發的文書,由翰林院的庶吉士們代寫。

第三道題是讓你寫一篇“判”,顧名思義也就是判案,考官出一道案件例子,讓你依大魏律法寫判語,內容不需有多好,只要合情合理,依法判決就行。

其實這比寫策論輕鬆多了,因為都是有固定的形式,只要字句通順就行,就是判詞那裡需要清楚法律知識,但讀書人肯定熟讀律法的,要不然能叫讀書人?

任俊傑嘩啦啦的連寫了三篇公文,到了下午兩點多的時候,他就全部搞定,等著收卷就行。

其他學子也有些做完在發呆了,看來大傢伙對於做官那是準備得很妥當了,就等一朝青雲直上。

到了六點準時收了卷子後,大傢伙排著隊走了出去,這次倒是沒人偷偷抹眼淚了,風也沒那麼大了。

四月十七日,府試第二場發榜了,不出意外,任俊傑和張建英都中了,不僅如此,幾乎所有考生都中了,只淘汰了二十多名倒黴蛋犯了忌諱的。

那二十多名考生個個氣得牙癢癢的,真想扇自己幾個大嘴巴子,怎麼這麼黴?老孃在家沒有給祖宗上香嗎?

緊接著就是第三場了,這第三場連考兩天,這回就得在試院住下了,不用你帶被子什麼的,一切由試院提供。

次日,也就是四月十八,府試第三場考試正式開始,參考的考生從一開始的七百多號人,淘汰成了三百來人,這最終第三場能中榜的只有百來人,具體由知府大人最後定奪。

這次榜上有名了,那你就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童生,到時官府還會發張“文憑”給你。

第三場考三道策論題,有兩天的時間給你答題,時間是充足的,但能不能入知府大人的眼,就看質量行不行了。

寫來話長,天亮了,考試開始。

任俊傑坐在座位上,看著東廳門口衙役舉著的木板,提著筆唰唰的將考題寫了下來。

第一道題是問你水災來時,要怎麼救災。

這道題是老生常談了,幾乎所有考生都做過,書院的夫子們也有很詳細的講解過,發大水時官府一般是怎麼操作的。

但是,任俊傑覺得防範於未然,防才是首要的,只要搞好了水利,災情才會最大程度的減少,所以任俊傑這道題是以“防”為主來解題的。

前幾個月嶺南那邊突發洪水,山長就在課堂上明確講了,今年府試有可能會出這道題,果然薑還是老的辣,被山長押對了題。

只要其他學子有聽進去的話,這道題就難不倒他們。

第二道題是問你本朝開海的利與弊。

任俊傑知道,大魏是沒有海禁的,而且還是太祖定下的基本國策,大魏繼承了唐朝的開放包容,如今才能有如此富強的局面。

不會害怕萬國來朝,也不會害怕自己的百姓去國外,甚至在京城或者其他地方大城市,都能隨處可見外國人,與盛唐相比,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按任俊傑的看法,開海那肯定是利大於弊的,畢竟他熟讀歷史,以史為鑑,某些朝代就是實行了海禁和閉關鎖國,與世界脫了軌,才讓人家給彎道超車了,自己玩自己的,玩久了肯定會自閉的。

再就是開海,沿海的倭寇反而少了很多,商業也更加發達,沿海百姓的就業崗位一下子就多了很多,人均gdp也蹭蹭往上升,這些都是看得到的好處。

要說開海的弊端吧,那就是沿海民智開啟,不利於團結,影響了皇權統治,畢竟封建王朝的皇族就是最大的地主階級,他們要維護的,都是自家的利益,百姓們乖乖聽話就 行,餓一些才有利奮鬥嘛。

但本朝太祖想得深遠,他說了一句話,至今讓後世之君都銘記於心,一個王朝的自信,不僅僅是國富兵強,藏富於民也是王朝的根基,王朝若拋棄了子民,那子民也會拋棄王朝。

簡單一句話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高高舉起。

想清楚一切後,任俊傑構思了一番就下筆了,這道題任俊傑的解題思路就是著重圍繞開海的好處來寫,藏富於民才是王朝的根基。

至於壞處,若是百姓都不富裕,都吃不上飯,相反才會出更大的亂子。

寫完這兩道策論已經是下午三點了,任俊傑打算先把這兩道題都搬到卷子上,明天再做最後一道策論題。

直到日落前,任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