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大家一個問題。這些難民為何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這裡?”李夢瑤對眾人說道。
“這還不簡單嗎,當然是吃不上飯,這才跑出來的。”風影搶答。
“是的,這道理大家都明白。而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們在這裡能吃上一頓飽飯,而是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家鄉也能吃飽,穿暖。”
李夢瑤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如果這裡的農田都是王爺派兵開墾的,那這些老百姓是不是隻要等著吃現成的就可以了?他們肯定會感謝王爺您,但他們回去嗎?不會!他們會一直留在這裡!他們會覺得一切都有王爺兜底。”
“王妃,您的意思是打算讓他們自力更生?”風影問道。
“沒錯。想要吃飽飯,靠誰都不行,必須靠自己。我教會他們技能、方法,慢慢的把這些推廣到整個涼州。大家想想,到時候誰還願意背井離鄉呢,在自家的地裡就可以種出糧食,吃飽飯了。”
“明白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愛妃說的不錯,但讓將士們下來幫忙不是更快嗎?”趙臨淵說道。
“是很快,但這樣同樣也無法讓百姓們真正體會到從苦難到豐收的喜悅。而且現在涼州看似恢復和平,可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突發情況。一旦需要軍隊集結,到時候還不是要老百姓自己去種地。”
眾人聽到李夢瑤說的,紛紛點頭。
“當然,不是說完全不需要將士們的幫忙。一旦試驗田大獲成功,到各地推廣,也需要他們運送物資過去,以免造成哄搶。另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們做!”
“哦?除了開荒,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修路!”李夢瑤斬釘截鐵的說道。
她站起身,指著面前通向涼州城的這條路說道:“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諺語說的非常有道理。你們看看這條路,已經差到什麼樣了!一旦下雨,別說人走了,連馬車走起來都費勁。老百姓豐收之後,除了交稅,手裡有了餘糧必然也有自己的需求,想要進城逛逛,想要換些東西,卻因為路途艱辛而作罷,就算商人、貨郎也不願意過來。”
“懂了。愛妃所言甚是!不過本王倒是頭一次聽說這句諺語。”趙臨淵點頭說道。
“既然試驗田在這裡,那麼我們也同樣要修一條示範路,給整個涼州做個榜樣。修路這件事就不能讓老百姓自己做了,必須由王爺出面,以涼州官方的名義去修建。將士們也正好派上用場了。”
“這條路,我們要修成一條無論人和馬車都能暢通無阻的康莊大道!”李夢瑤堅定的說道。
“康莊?這是什麼地方?”張道陵問道。
“咳咳……這不重要……”李夢瑤嘴角抽搐了一下,“王爺需要組織軍隊,修建道路。以涼州城為中心,不斷向外擴散。修路是一件大工程,不能著急,但只要修好了就是造福千秋後代的事情。”
趙臨淵這時卻皺著眉,在思索著什麼。他想了一會兒,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愛妃,修路本王沒意見。但即便是動用軍隊的力量,這土路還是土路,如果要修建青石板路,那就牽扯到開山採石,這就更麻煩了……”
李夢瑤微微一笑,“王爺,我們不修青石板路,而是要修一條柏油馬路!”
“什麼?什麼是柏油馬路?”別說趙臨淵沒聽說過,在場所有人都不知道李夢瑤在說啥。
“具體的很難跟你們解釋。這條路,需要用瀝青混凝土來鋪就。也就是天然瀝青混合其他材料鑄就而成……”
李夢瑤詳細的和眾人說了一下修路所用的材料。
古代條件有限,想要修建一條像樣的路確實很難。如果修路的材料都要靠李夢瑤從商城裡購買,那她手頭這點錢根本就不夠。
修路需要的瀝青,也是化工產品,李夢瑤總不能為了生產瀝青,先開採石油吧。
也許是上天眷顧,讓李夢瑤發現了獲得瀝青的方法。
上次西域運送臭蒺藜過來的時候,李夢瑤在上面發現了天然瀝青的殘留。
原來,在樓蘭三國的交界處的那片被稱為雲夢澤的死亡沼澤,竟然出產天然瀝青!
怪不得那裡以前被稱為死亡之地,不管人和牲畜進到瀝青裡面,想要出來,那可真是勢必登天了!
其實在人類文明早期就有使用天然瀝青的記載了。西域諸國放著這麼一大塊寶藏不用,純純的浪費了。
瀝青的問題解決了,砂石也都可以就地取材,剩下的水泥她完全可以透過商城採購,這樣就節約了巨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