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的駕臨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當然,作為這件事的知情者,李夢瑤和趙臨淵並不驚訝。
這是李夢瑤特地要求的。
趙光義的病確診之後,她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療方案。
但說實話,在她所在的那個時代,雖然是現代化社會,但癌症依舊疑難雜症。
李夢瑤知道那些癌症患者接受放療化療的痛苦,所以思來想去之後,決定放棄這些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
畢竟趙光義還要上朝,日理萬機。
作為一國之君,他有的時候也是身不由己,不能把脆弱的一面示人。
既然決定採取保守療法,那麼就需要趙光義到醫院來。
李夢瑤也是存了些私心,那就是藉助皇帝的威望讓醫院在帝京徹底紮根,成為人盡皆知,萬眾矚目的醫學聖地。
只有這樣,她才能繼續實踐自己的計劃。
俗話說得好,醫者仁心。
李夢瑤自身醫術水平很高,但這些年來,她分身乏術,也就教出張道陵這麼一個還算合格的徒弟。
但這遠遠不夠。
李夢瑤希望把先進的醫學技術和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
透過日積月累,日復一日的培訓教學,培養一代又一代醫務工作者,讓大邑的老百姓能夠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這一宏大計劃實行起來十分困難。
不僅是培養人才的事情,最難的是整個大邑的政策需要制訂針對這方面的政策,就像前世華夏的醫療保障一樣。
否則,單靠她一個人,哪怕有手鐲空間,有商城這種外掛,也經受不起這隻進不出的消耗,畢竟從商城裡買東西是要花真金白銀的。
趙光義的到來確實震驚了不少人。
這一訊息不脛而走,連老百姓都知道了。
原來皇帝都來這家醫院看病,可見這裡的醫療水平絕對一流啊!
關鍵這裡並不是皇家御用,什麼人都能來看病,簡直太親民了。
那些太醫院的老中醫們到後來也不走了,甚至死賴在這裡給人看病。
張道陵也不趕他們,反而樂得如此。
正好自己這裡人手不足,皇帝來了之後,老百姓更是趨之若鶩,每天醫院裡都是人滿為患。
太醫們的加入不僅再次提高了醫院的名聲,而且也確實解了燃眉之急。
醫院的建立只是一件小事。
真正的大事則是涼州軍針對漠王叛亂的平叛工作。
這件事全程由趙臨淵主導,他早就制訂好了計劃讓欣闢帶回去,自己根本就沒離開帝京。
可事情的發展大為出乎人們的意料,就連李夢瑤聽到訊息之後都特地找趙臨淵來問個清楚。
當知道了自己丈夫的真正想法之後,李夢瑤佩服的五體投地。
論行軍打仗這方面,趙臨淵說自己第二,那就真沒人敢自稱第一。
欣闢回到涼州立刻把計劃傳達給了元帥魏無疆。
因為之前幫助漠州鎮壓過匪患,魏無疆對漠州也算比較熟悉。
有一說一,涼州鐵騎實力恐怖,但在漠州也不是能夠完全吃得開。
尤其是漠州很多地方都是沙漠,馬匹在這裡可以說寸步難行。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當涼州軍到了漠州之後就有些水土不服了。
戰事並沒有像別人想象的那樣呈現一邊倒的局面。
涼州軍就像不會水的旱鴨子掉進了池塘,明顯有些水土不服。
一時間人心惶惶,這裡的訊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到了其他各州,當然也包括帝京。
漠王趙魁以逸待勞,和涼州軍開始了拉鋸戰,而他這邊的大後方竟然出現了古蜀國的軍隊。
這些人跨越了崇山峻嶺,從南邊直接越境而入,對趙魁來說是生力軍。
尤其是古蜀國的軍隊有自己獨特的能力。
他們的陣法和用毒能力十分厲害,在幾次和涼州軍的交鋒中明顯佔了上風。
涼州軍被打得“潰不成軍”,甚至一退再退,最後雙方形成對峙之勢。
可趙魁這邊卻沒有閒著,不僅古蜀國派遣了大批軍隊過來,就連古滇國也派來支援。
同一時刻,古楚國率領大軍正式朝著中州地界進軍。
三大古國好像說好了一樣,打算趁著大邑剛剛經歷奪嫡之戰,人心不齊的時刻趁火打劫。
中州的王趙凌霄死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