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章 欺世盜名

第254章

欺世盜名

漢元年(元始元年)

皇帝的服喪期結束,國家開始正常運轉。

漢帝時年九歲,故而由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大司馬王莽操持國政,百官聚於朝廷東廳以聽取王莽的指示。

鑑於平帝時期的政局混亂,官吏之間相互舉報,造成國家機器運轉不暢的問題,王莽下詔:“朝廷每釋出赦免令,是打算與天下重新開始,真心地希望百姓能洗心革面,以保全其品格與性命的。

以往有關官員在量刑時多把赦令前所犯的過失重提,累增犯法者的罪過,甚至株陷無辜之人。違背了朝廷釋出赦令是為了重信慎刑與希望有罪過的人滌心自新的原意。

對於舉薦的人才,也因為他在歷史上曾犯過某種過錯,以為不可信任,就廢置而不舉薦。這就完全背離了孔子說的‘赦小過,舉賢才’的原則。

對於雖有經濟及品行方面的錯誤但無人告發而被舉薦的人,一律不必查究。以便鼓勵人才集中精力去追求進步,不因小的疵點而妨礙一個難得的人才。

從現在起,有關機構的官員不必陳奏赦前所犯的過失。有不遵此詔書的為有虧皇恩,以違背帝詔論處。特明著此令,佈告天下,使明知其事。”

這一詔令的下發,頓時安了大部分官吏的心,不用再擔心之前的舊事被髮,於是朝廷開始運轉流暢,百官各司其職,王莽的聲望被進一步提升。

為了突顯自己的權勢,也為了更好地發出詔令,王莽決定提高自己的地位,這樣就不會造成政令的混亂。

可是又不能直接向太皇太后提出,於是王莽讓人去到南越,重金賄賂了南方遠國的越裳氏,讓他們向朝廷進獻明珍稀寶。

二月

南方遠國越裳氏派出使者,向中央朝廷上表臣服,並進獻白雉一隻,黑雉二隻。

王莽大喜,詔令三公以此物獻於宗廟。

當下,整個朝堂一片歌舞昇平,彷彿盛世已經來了,絲毫沒有人提起底層百姓和幾百萬流民的問題。

三月

群臣們向太皇太后提出,大司馬王莽“定策安宗廟”的功績與霍光一樣,應該享受與霍光相等的封賞。

王莽得知後,上書表示,他是與孔光、王舜、白宣、甄豐、甄邯共同定策的,希望只獎勵他們五人,以後再考慮自己,他不顧太后的多次詔令,堅決推辭。

可是群臣不斷向太后建議,王莽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但始終拒絕接受封給他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

此外,王莽與其五大親信升任“六輔”之位:王莽為太傅,領五輔之事;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白宣為少、劉歆為少師、甄豐為少保,位居三公上。

“六輔”大權獨攬,除封爵之事外,其餘政事皆由“安漢公、六輔平決”。

王莽先是建言應該首先對諸侯王和功臣後裔大加封賞,然後封賞在職官員,增加宗廟的禮樂,又重新修繕了仁後時期的孤寡院,使百姓和鰥寡孤獨都得到好處,對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從而再次博得朝野上下的好感。

其次,為了解決關中的百萬流民問題,建言由太后王政君帶頭過儉樸的生活,以示朝廷決心,然後由朝廷出資萬萬錢,自己又帶頭貢獻錢百萬、田三十頃救濟民眾,之後百官群起效仿。

一時間,關中百萬流民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王莽獲得了極大地聲望,特別是關中,百姓將其稱之為古之聖人,上天派下來解救萬民的大救星,整個關中,由百姓自發建立的王莽生祠,多達上百。

王莽意識到這是一次絕好的宣傳機會,便讓大司徒司直陳崇將此事寫成《萬民祠》,大肆印刷宣傳,在整個天下的範圍內,王莽以一個拯救者的角色出現,特別是關東的流民,看到關中流民已經被安撫得差不多了,就更加渴望王莽的救助。

漢二年(元始二年)

全國大旱,併發蝗災,受災最嚴重的是青州,整個青州,連續幾月沒有雨水,整個州顆粒無收,為了求活,百姓流亡。

王莽知道後,又親自帶頭,二百三十名官民獻出土地住宅救濟災民。

又派出以御史中丞張艾、大司徒司直平晏為首的救災小組統籌指揮,又免去原青州刺史,以濟南太守蘇和兼任青州刺史,監督救濟糧和救災宅屋的發放,防止有貪官汙吏上下其手,又減免青州地區一年的賦稅。

在中央和地方雙管齊下的救治下,災區普遍減收租稅,災民得到充分撫卹。而出於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