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寄人籬下心不死,見小利而忘大義
李淵說他早已知曉李密拉攏朝臣之事,並不是空穴來風。
為了拉攏更多的朝臣,等到時候可以動用更多的力量。
李密用自己從山東帶來的金銀,大肆拉攏不滿唐政的隋朝舊臣,其中原隋京師鷹揚府鷹揚郎將,現軍府軍頭羅振,因為手握府兵,被李密看重,也在其中。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羅振早已經是白賓的人了。
當天夜裡,結束宴會,他將派人將李密做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平陽公主府。
於是李淵也自然知道了李密的小動作。
唐承隋制,沿用了隋朝的府兵、衛府制度,不過將鷹揚府改成為軍府,鷹揚郎將改稱軍主,鷹擊郎將改稱府副,除了名稱不一樣,其餘都是一樣的。
聽到李淵讓自己舉薦良將,白槐思索片刻,還是苦笑道:
“臣雖久歷朝野,但情急之下,實在想不出有誰可以鎮守寧州,臣實在沒辦法,請陛下恕罪,陛下聖眼如炬,臣想自然能夠比臣更能尋得良將。”
李淵自然是聽出了白槐話中的推脫之言,知道白槐這是不想插手沒必要的事情,雖然有些失望,但內心是對他的態度極為滿意的。
武德元年八月,薛舉派他的兒子薛仁杲圍攻寧州,被寧州刺史胡演所擊退。
位高而不貪權,家世顯赫,卻為人謙恭,也不外乎歷朝歷代的君主,都喜歡用白氏之人。
這一次雖然是小小的試探,但李淵並沒有多為難白槐,便也放過了他。
因為薛舉之死,李淵高興之下,在宮中大擺宴席,在京的三品以上大員都來參加。
並不需要這種在皇帝面前,明顯結黨營私的方式,這也能體現出白氏之所以能夠在朝堂一直保持影響力,靠的就是謹言慎行。
“是因為不敢一刻遺忘祖宗之志,平定亂世,給予百姓以安定,不管是昔日作為瓦崗之主,還是今日作為大唐之臣,都不敢須臾遺忘。”
“加之王世充廢帝擅自稱尊,逼迫隋帝授其以太尉之號,開太尉府,實則行曹操、司馬之行,其心可誅,人心叛離,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說完,飲盡杯中之酒,李淵此時喝的有些多了,臉色緋紅,但也不忘回禮一杯酒,下意識的稱讚李密道:
“臣之所以跟隨楊玄感反隋,之後又加入瓦崗寨,接著又起瓦崗之兵,圍攻洛陽。”
邢國公李密自然也在此列。
“陛下也知道關東諸地多是臣的舊部,這幾日許多舊將來信與臣,聽聞陛下在隴西大發神威,頗有來投之意。”
又說了兩句後,李密這才道出了最終的目的:
李密再次起身道:
“都是陛下洪福齊天,臣不過落魄之人,多不是陛下發善心,收留臣,還下嫁臣以妻,賜以官爵,臣怕不是已經被王世充那個小兒所害。”
酒過三巡,歌舞息平,李密突然起身端著酒向李淵恭賀道:
“聽聞秦王殿下在隴右連戰連勝,祝賀陛下不日即可攻克隴西,屆時整個關中盡在陛下之手。”
薛舉一死,李淵除一心病,一面派使者越過薛仁杲地盤,向盤據涼州的李軌修好,一面再命李世民為元帥抗擊薛。
白氏影響力遍及各個地方,有一萬種方法不著痕跡的提拔自己認同的有才能的人。
同月,薛舉病死,其子薛仁杲襲位。
“王世充被你的舊部所拖沓,使我大唐東面沒有後顧之憂,朕要想平定隴西,還要多費一番力氣啊。”
“多謝邢國公,這其中還要多賴邢國公識時務,懂天時,若不是邢國公鐘意我大唐,舉關東諸地來投。”
不過從這裡便可以看出白槐的老練,不是白槐不推薦人才,而是這個時候推薦自己人實在不合時宜。
“因此,若陛下信任臣下,臣願意代替陛下招降昔日分散,以至於暫時屈居王世充麾下的舊部。”
“屆時陛下不需要動用一兵一卒,即可盡得河南之地,早日結束這亂世。”
“沒了河南之地,料想王世充僅憑藉洛陽一地,如何擋著住陛下的天兵天將。如此陛下的勢力可以傲視群雄,竇建德之流豈不是彈指可定?”
“這萬世之功,只在眼前,請陛下下令。”
被酒水上頭的李淵越聽越起勁,加上在場熱烈的環境,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
彷彿天下在此時此刻就已經被他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