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約為26萬光年,並且太陽系(地球同時繞日公轉)以螺旋線軌道(一圈一圈慢慢旋轉)慢慢接近黑洞,目前地球繞銀河系一圈大約需要225億到25億地球年,也就是說人類存活時間十分長久,不知是多少億年?”
施蛇醫:“理論上是這樣,但是實際情況有所不同,這是因為漩渦中心的速度快,而邊沿的流速相對較慢,這是因為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而漩渦邊沿由於未形成規則的圓周運動,其流速和流向不一致,導致速度較慢,越靠近銀河系中心,向心力越小,壓強越小,吸附能力越大,這就使得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以加速度靠近黑洞。人類消除體內細菌的方法主要依靠藥物治療,藥物打敗細菌的過程複雜且多樣,主要依賴於藥物對細菌生理化過程的干擾,主要存在常見的幾種機制: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影響細菌核酸的代謝;破壞細菌的代謝途徑;抑制細菌的酶活性或干擾細菌的訊號傳導,這些機制能夠有效地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從而達到治療感染的目的。宇宙為了抑制體內的細菌(人類等生物)生長和繁殖,同樣會使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並非一帆風順,其中出現了五次影響遍及全球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第一次,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種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第二次,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導致地球上82的海洋生物物種滅絕;第三次,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第四次,距今19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估計有76的物種,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這次滅絕中消失;第五次,距今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關於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們仍在研究中,但已知的原因包括地球環境的快速惡化、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大陸漂移、小行星撞擊(隕星雨)、宇宙射線爆發等。細菌與細菌之間、菌群與菌群之間同樣存在著生存競爭,時常會發生‘戰爭’,在兩兩競爭中,最強毒素的生產者具有競爭優勢,而在非傳遞群體中,最強毒素的生產者處於進化劣勢。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同樣會發生‘戰爭’,ae曾表示,他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樣的武器,但他預言第四次大戰可能會使用石頭和木棍作為武器。因此,有研究指出,如果人類再肆意妄為下去,可能會導致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實上,即使人類不肆意妄為,也難以長生永存。銀河系及河外星系都在宇宙血管內流動,儘管星系結構相對穩定,就像物體在大河裡浮沉漂流一樣,會遇到漩渦,會碰撞到別的物體,會對於弱勢群體人類等生物而言,都是滅頂之災,只是時間遲早而已。從地球化石記錄來看,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35億年前,目前地球的年齡約為455億年,這正好驗證了一個宇宙規則:處於宜居帶內的行星,誕生10億年後就有生物生命起源。在太古代初期,透過宇宙射線和雷電的作用下產生了有機分子,進而演化成複雜的有機分子,最終形成了最初的地球生命體——原核生物。這些原核生物在遠古代晚期進化成為了真核細胞,標誌著生命形式的進一步複雜化。在這個時期,細菌和藻類開始繁盛,同時也出現了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到了古生代,發生了寒武紀(古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51億年前)生命大爆發,無脊椎動物大量出現,包括三葉蟲等,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快速發展的時期。隨後,中生代以恐龍的崛起為代表,恐龍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直到白堊紀末期因行星撞擊地球而導致的大滅絕事件中滅絕。新生代則以人類的出現為標誌,人類成為了地球上的主導物種。5次生物大滅絕的間隔時間分別為:1、第一次到第二次為075億年;2、第二次到第三次為115億年;3、第三次到第四次為055億年;4、第四次到第五次為13億年。每次間隔時間不超過15億年,最長為13億年,最短為055億年。也許有人會問: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44億年以前沒發生過生物大滅絕嗎?其實,地球在奧陶紀以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生物滅絕事故,地層中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只不過那時候生物數量稀少,所以不便稱為生物大滅絕。講到這裡,大家是否會在思考一個問題:‘人類居住的地球並不安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大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