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城局勢看似暫時穩定下來,劉辨考慮到諸多因素,決定率領邊軍退出京外,迴歸邊疆駐守。這一決定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在各方勢力中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應,也讓原本就暗流湧動的朝堂局勢變得更加複雜莫測。
劉辨的考量與宣告
劉辨深知邊軍長期留在京城,容易引發各方猜忌,且邊疆的安穩同樣關乎大晉的整體安危,那裡時刻需要重兵把守,以防外敵趁虛而入。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向皇帝奏請,表明了邊軍迴歸邊疆的意願。
朝堂之上,劉辨身著戰甲,身姿挺拔,面容堅毅卻透著一絲無奈,他拱手行禮後,沉穩地說道:“陛下,如今京城局勢稍緩,戰亂平息,臣以為邊軍久留京城並非長久之計。邊疆之地,乃是我大晉的門戶,常有外敵覬覦,若無精銳之師駐守,恐生變故。臣懇請陛下恩准,讓邊軍回返邊疆,繼續履行戍邊之責,保我大晉國土安寧。”
皇帝坐在龍椅上,微微點頭,心中雖有些擔憂京城少了邊軍這一有力震懾後,各方勢力會再生事端,但也明白劉辨所言在理,便說道:“劉愛卿忠心可嘉,所慮亦是為了朝廷大局,朕准奏。只是希望愛卿回返邊疆後,仍心繫京城,若朝廷有需,還望能再施援手啊。”
劉辨趕忙跪地謝恩,高呼萬歲,隨後便著手安排邊軍準備撤離事宜。訊息很快傳遍了京城內外,各方勢力聽聞後,紛紛開始盤算起來。
齊王司馬冏的竊喜與謀劃
齊王司馬冏得知邊軍即將離京,心中竊喜不已。他覺得劉辨這一離開,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往後自己在京城行事便少了許多阻礙。回到府邸後,他迫不及待地將親信們召集到一起,臉上滿是得意之色,在廳中來回踱步,興奮地說道:“哈哈,那劉辨終於要走了,這京城往後可就是本王的天下了。之前他屢屢壞我好事,如今沒了他和那邊軍撐腰,看誰還能阻攔本王掌控朝堂大權。”
一位親信諂媚地笑著附和道:“王爺英明,那劉辨一走,確實是天賜良機啊。不過咱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成都王和河間王還在,他們定會趁著這個機會,也想擴充自己的勢力呢。”
司馬冏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陰狠,說道:“你說得對,咱們得抓緊時間佈局。一方面,繼續在朝中拉攏那些搖擺不定的大臣,許以重利,讓他們徹底站到咱們這邊來;另一方面,密切監視成都王和河間王的動靜,一旦發現他們有什麼動作,咱們也好提前應對,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於是,齊王一方開始更加積極地在京城展開活動。他們頻繁宴請朝中官員,金銀財寶流水般送出,不少原本持中立態度的大臣,在齊王的威逼利誘下,漸漸倒向了他這一邊。同時,齊王還派出大量眼線,潛伏在成都王和河間王的府邸周圍以及他們常出沒的地方,時刻留意著他們的一言一行,只要稍有風吹草動,訊息便能迅速傳回到齊王這裡。
成都王司馬穎的憂慮與應對
成都王司馬穎聽聞邊軍要撤離京城,心中卻滿是憂慮。他深知劉辨雖然與自己有過合作意向,但畢竟立場不同,可劉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齊王的勢力,讓京城的局勢能維持相對的平衡。如今邊軍一走,齊王必然會更加肆無忌憚,自己怕是要面臨更大的壓力了。
在府邸的書房內,司馬穎眉頭緊鎖,坐在書桌前,對著前來商議的謀士們說道:“諸位,劉辨這一走,京城局勢堪憂啊。齊王那廝肯定會趁機大肆擴張勢力,咱們必須得想個應對之策,否則日後怕是隻能任由他拿捏了。”
一位謀士思索片刻後,說道:“王爺,當下咱們不妨先鞏固自身的實力。一方面,繼續在民間收攏民心,多做一些惠及百姓的實事,像修繕水利、開倉放糧之類的,讓百姓們更加擁戴王爺您;另一方面,加強與各地藩王的聯絡,爭取更多的外部支援,若是齊王真的妄圖獨霸朝堂,咱們也好有足夠的力量與之抗衡。”
司馬穎聽了,覺得此計可行,當下便開始行動起來。他親自前往京城周邊的一些郡縣,視察民生情況,下令撥出物資,幫助百姓修復被戰火破壞的家園,組織勞力疏通河道,確保農田灌溉。百姓們見成都王如此關心他們的生活,對他越發感激和擁護,成都王在民間的威望也日益提升。
同時,司馬穎又接連修書給幾位交好的藩王,向他們闡明京城如今的局勢以及齊王專權可能帶來的危害,希望他們能在必要時出兵相助,共同維護大晉的江山社稷。藩王們紛紛回信,表示願意支援司馬穎,若有變故,定會出兵勤王,這讓司馬穎心中稍感